根據研究機構Newzoo的最新報告,2025年全球電子遊戲市場的成長率預估會比2024年略微提升3.4%。儘管如此,這樣的成長率仍然不算明顯,整體市場看起來依然處於相對保守的階段,研判原因為原本預估2025年電子遊戲市場會因為《俠盜獵車手6》(GTA 6)而有一波明顯的爆發,然而,這款期待已久的遊戲被延期到2026年,導致2025年的消費熱潮無法如預期展開,以及某些地區的關稅問題導致遊戲主機價格上漲,微軟的Xbox和索尼的PlayStation都調漲了價格,這讓不少玩家開始觀望,消費變得更加謹慎。價格敏感度一直是遊戲硬體市場的一大挑戰,價格上漲無疑進一步抑制了市場的成長。
《表一》近五年遊戲軟體TOP10業者之行業營收排名
* 真好玩娛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提供2023~2024年營收
資料來源:CRIF中華徵信所「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依近五年遊戲軟體業TOP10業者排名觀察,近年遊戲軟體業2020~2024年多由「鈊象電子」、「遊戲橘子」兩家競爭前兩名,而「網銀國際」在2023年首次參與排名後,即躍升至第二名,後續排名亦較前一年度有明顯變動。
「鈊象電子」在連續4年位居第二後,於2020年竄升為第一,2023年個體營收為新台幣141億元,2024年個體營收新台幣184億元,在以上TOP10業者中排名第一。「鈊象電子」旗下網路遊戲又以休閒棋牌遊戲為主,並以《明星三缺一》貢獻度最大,其他遊戲包含《金猴爺》、《滿貫大亨》、《金好運》、《海王寶藏》、《金虎爺》及《SlotTrip》等;授權遊戲又則以三國戰紀 IP、捕魚系列及棋牌類遊戲為主。目前約有八成之玩家係透過GOOGLE、APPLE等平台儲值消費。
「 網銀國際」旗下遊戲包含博奕類遊戲《星城Online》、動作冒險遊戲《Dusk Diver西閃町》及《Dusk Diver西閃町2》,《Dusk Diver西閃町》曾榮獲日本知名電玩雜誌《Fami通》評選為「金殿堂」級遊戲。該公司另有經營遊戲儲值數位平台,可透過該平台儲值海內外多種遊戲;此外,另有培養《Garena 傳說對決》職業選手──「閃電狼職業電競隊」。
「遊戲橘子」代理之《天堂M》、《新楓之谷》、《新瑪奇》、《艾爾之光》等遊戲皆表現不錯,並有多款主力遊戲推出週年改版、全新職業、大型活動。2024年營收較2023年增加。而先前因知名實況主丁特2021年《天堂M》「紫布事件」向「遊戲橘子」提起消費爭議訴訟,雙方已因此三度對簿公堂;2023年《新楓之谷》再被玩家指出,實際機率與公告不符,公平會審查後向該公司裁罰新台幣200萬元;該公司亦認為實況主丁特言論侵害公司名譽,並提告求償,一審新北地院判定公司敗訴,近期二審判定丁特言論仍在憲法保障之言論自由範疇內,不須賠償,因此駁回上訴,全案還可上訴,以上事件皆影響該公司商譽,影響遊戲玩家消費意願。
第四名「智冠科技」、第九名「中華網龍」及過往排行榜上之「智凡迪科技」皆隸屬於同一集團——智冠集團,「智冠科技」已逐漸將遊戲代理、研發等營運項目交由子公司負責,目前主要以遊戲行銷通路、數位點數平台等業務為主;「中華網龍」係從事遊戲開發營運業務,推出之作品包含《金庸群俠傳Online》、《黃易群俠傳Online》、《武林群俠傳Online》、《中華英雄Online》、《天子傳奇Online》、《吞食天地M》及《黃易群俠傳M》等;「智凡迪科技」主要提供營運行銷服務,目前負責韓國《天堂2M》在台客服服務,並為《絕地求生》、《ANVIL》台灣經銷商。智冠集團旗下包含遊戲、網路行銷廣告、金融科技三大事業群,2023年底已與台鋼集團結盟,將與台鋼集團旗下健康事業群及網通事業群進行深化合作,打造生態圈。
《表二》知名遊戲業者近年遊戲軟體業個體營收成長率
* 真好玩娛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提供2023~2024年營收、唯數娛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停止公開發行
資料來源:CRIF中華徵信所「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近年遊戲軟體業個體營收成長率看出,遊戲產業高度競爭,除了「鈊象電子」維持四年成長趨勢,僅有「智冠科技」近兩年維持在成長趨勢上。台灣遊戲產業不只是內部高度競爭,同時也受到來自歐洲、美國、日本、韓國、中國大陸等地作品之競爭壓力。
根據Newzoo的報告,2025年全球電子遊戲市場規模將達到1889億美元,年增 3.4%,而2024年的年增率是3.2%,差距其實不大。預估到2027年,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3.3%,低於他們之前估的3.7%。
技術進步也持續改變這個產業的風貌,其中人工智慧與雲端遊戲是刺激創新的兩大主力。雲端遊戲預計將在2029年之前創造253億美元的價值,並挾高性能、無關設備的串流媒體力量打破可及性的障礙。另一方面則有人工智慧變革遊戲開發工作、優化工作流、打造個人化玩家體驗、提高參與度及續玩率。有鑑於遊戲產業發展迅速,Activision Blizzard、NVIDIA和Microsoft等產業領袖致力保持自身領導創新的地位,增加對雲端遊戲、人工智慧及最新變現模式的投資與擴大行動。
美國EA執行長宣稱,約60%之遊戲開發流程會受到生成式AI的影響,伽馬數據之《中國遊戲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報告》亦顯示,近80%中國大陸重量級遊戲公司已開始於AI、數位孿生、引擎開發、雲端技術和虛擬實境(XR)等技術領域佈局,近60%重量級遊戲公司已構建AI生產管線、賦能虛擬內容生產或智能行銷。NVIDIA執行長更預測5~10年內,會出現完全由AI製成之遊戲。
「鈊象電子」、「智冠集團」、「大宇資訊」已陸續將AI引入工作流程中,「大宇資訊」主要運用於美術設計,可減少美術開發人員之支出。台灣遊戲產業經歷多年競爭及發展,傳統角色扮演遊戲成本高且劇本創意影響極大,加上博弈類遊戲遊玩時間零碎化,對玩家負擔低,開發成本低、生命週期長,目前遊戲產業第一名「鈊象電子」、第二名 「 網銀國際」主力項目皆為博弈類遊戲,故台灣遊戲業者已逐漸轉攻博奕類遊戲市場。
作者:謝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