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電子報 -實務手札
NO. 619
19 August 2025
關鍵字:B2B;市場調查;AI;決策;時間指標;對的人;受訪者;問卷設計
圖片來源:CRIF IMAGES
實務手札
B2B決策的複雜性:為何「找對人」比問卷更重要?

  在企業內部,當主管說:「我們要做這個產品,你們想一想,細節要怎麼做,抓一個進度出來!」這可能看似是粗糙的指令,卻比另一種:「我們要做這個產品,你們去擬一份問卷,看客戶怎麼覺得?」的場景,更貼近B2B決策的本質。從市場上許多問卷產品與AI的靈活應用來看,生成一份問卷確實比想像中容易。然而,在B2B調查中,第一個場景所蘊含的「必須為決策負責,並思考每個環節背後原因」的壓力,反而更接近企業實際的決策模式

  B2B產品的採購決策,與B2C有著天壤之別。想像一下,當您購買一件衣服,可能憑藉個人喜好就能迅速決定;但若要為公司採購一批價值不菲的軟體系統,決策過程將變得異常複雜且冗長。它不只是單一採購者的決定,更涉及多個部門、不同層級的利害關係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量與偏好。

  公司內部通常有一套既定流程,需要層層審閱與核准。即使是看似小額或例行性的採購,也可能包含形式上的多方意見;而大額或首次採購,更是需要多輪會議、反覆評估才能拍板定案。

  正因如此,B2B決策從來不是單一個人能完全主導。它揉合了個人偏好與企業整體策略的偏好。在這樣的前提下,即使您設計了最精巧的問題,但如果提問對象不正確,得到的答案可能只是一面之詞,甚至誤導您的判斷。這正是為什麼我們強調「找對人」:因為當您找錯了人,即使問對了問題,也難以得到真正的答案。更危險的是,理性決策模式會讓您傾向相信這些來源不正確的數據,最終導致錯誤的戰略方向。

▍洞察B2B決策核心:兩大「時間」指標助您識人

  那麼,誰才是B2B市場調查中,那些真正能提供有價值的「對的人」呢?我們認為,在評估潛在受訪者時,以下兩個「時間」指標至關重要:

  1. 時間1:受訪者在目前職位的時間(專業度):這代表了受訪者對於您所詢問的業務領域是否足夠專業。一個在特定職位上累積足夠經驗的人,通常對其負責的業務、技術細節、產業趨勢有更深刻的理解。他們不僅能提供表層資訊,更能闡述決策背後的邏輯與考量。
  2. 時間2:受訪者在公司的總工作年資(決策文化熟悉度):這個指標反映了受訪者對公司內部決策文化、流程、權力結構的熟悉程度。即使他在職位上時間很長,但如果公司年資短,他可能尚未完全融入企業文化,對於某些潛規則或非正式的決策影響因素了解有限。而一個了解公司「潛規則」的人,其提供的洞察更貼近企業真實的運作模式。


  例如,我們曾協助一家製造業客戶調查其自動化解決方案的市場需求。初期客戶僅想訪談生產線主管。透過我們的評估,發現一位生產主管雖然對技術細節很懂(時間1長),但剛從其他公司跳槽過來(時間2短),對該公司資本採購的決策流程與預算分配權力了解有限。我們建議同時訪談一位具備10年公司資歷的財務部門經理。這位經理不僅對自動化有基本認知,更清楚公司以往在投資上的成功與失敗案例,以及決策者對風險的偏好。最終,財務部經理的深度訪談,幫助我們繪製出更完整的決策鏈,並指出了傳統生產主管未曾提及的關鍵阻礙,使客戶的解決方案能更精準地切入市場痛點。

▍警惕:過長的問卷與「不對的人」

  值得警惕的是,當您發現自己的B2B問卷設計得越來越長,且受訪者答題時間異常充裕時,這或許是一個危險信號。這可能意味著您所接觸的,是那些在公司內部沒有真正決策權的人。這些非核心決策者通常時間彈性較大,樂於填寫問卷,但他們提供的資訊,可能只是基於個人淺層理解,而非企業的真實需求與策略考量。

▍精準識人,啟動您的B2B市場勝戰!

  在B2B市場調查中,成功的關鍵不在於你問了多少問題,而在於你是否問了「對的人」。精準識別B2B決策鏈中的關鍵人物,需要深厚的產業經驗與專業判斷力。這正是中華徵信所的核心價值所在。

  我們不僅協助您定義並找到真正的「對的人」,更透過專業的訪談策略和獨特的背景驗證方法,確保您獲得的是真正能驅動商業決策的深度洞察,避免將寶貴的預算投入無效的市場調查。


作者:許 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