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電子報 -總編輯專欄
NO. 625
11 November 2025
關鍵字:
圖片來源:
總編輯專欄
CRIF公布百大集團調查 資產營收總額雙創新高
「文曄海外揚帆」掀整併潮 「北美歐洲東協升、中國大陸降」 集團供應鏈大變遷


  根據CRIF「2025年版台灣大型集團企業研究」調查顯示,因全球通膨下行回落、國際主要經濟體平穩成長,美中兩大終端消費市場表現貼近預期,帶領世界經濟走過景氣循環低谷,支撐百大集團成長曲線翻揚,2024年百大集團資產總額來到156兆3,318億元、營收總額達38兆4,687億元雙創歷史新高;檢視分子企業總數持續攀峰細節,「北美歐洲東協上升、中國大陸微降」集團布局歐美兩大洲家數上升破百、供應鏈變遷顯著之外,台新新光合併總體資產躍上排名前五、文曄海外大整併;受惠AI巨浪推升電子零組件及散熱解決方案趨勢,台達電、奇鋐近五年五率連續正成長為「集團唯二」存在,突顯集團面向地緣衝突及產業新興需求,正迅速整併宏觀調控供應鏈,全球布局擴大互利。

資產營收雙攀歷史高峰 百大集團長線擴張態勢穩健

  根據百大集團近五年資產總額區間《參見下表三》,2020年資產總額位於2,000億以上集團數為61家、2024年同樣資產總額區間家數已上升至73家,顯示百大集團不但在資產總額總量呈現上升態勢,百大集團家數長線擴張態勢穩健;整體上行走勢壓縮資產總額位於2,000億以下集團數呈現收斂。百大集團除了彼此在產業良性競爭、競逐國際市佔率板塊,入榜百大集團的難度越來越高,入榜取決點自2020年的資產總額659億元,上調至2024年的904億元,資產總額每年平均必須成長49億元,一旦遭逢產業趨勢驟變,極有可能跌出榜外,突顯集團公司治理能力之外,全球布局因應地緣衝突及景氣逆行、供應鏈垂直深度管理細節更顯重要。

《表一》近五年百大集團投資家數概況總表
資料來源:CRIF TAIWAN 2025年版「台灣大型集團企業研究」

《表二》百大集團營收成長率分配表
資料來源:CRIF TAIWAN 2025年版「台灣大型集團企業研究」

《表三》2024年百大集團資產總額區間分配表
資料來源:CRIF TAIWAN 2025年版「台灣大型集團企業研究」


「文曄領軍」海外整併 「供應鏈轉移顯著」集團布局歐美家數上升破百

  首先,百大集團分子企業總數9,574家達歷史新高點《參見上表一》。百大集團每年新增與廢止分子企業家數眾多,但分子企業總數近五年不僅從未下降,更以2.38%的年均複合成長率連續上升,同步反映資產總額擴張節奏。其中,在2024年國內投資家數近五年成長最緩、中國大陸投資家數連續兩年縮減的情形下,海外投資家數自2020年的3,151家,上升至2024年的3,683家,年均複合成長率4%,甚至優於集團分子企業總數上升力道,說明前往海外踴躍投資是集團近年擴張主要動能外,分子企業新增海外布局所屬洲別及變遷重要性備受矚目。

  其二,東協加上歐美地區總體投資家數,連續兩年高於中國大陸(含港澳)地區,供應鏈轉移顯著。儘管中國大陸(含港澳)過去擔任百大集團布局重要佔比,然而疫後經濟復甦力道反彈不足、內需市場不如預期等因素左右集團投資考量,統計顯示該區域相較五年前投資家數下滑3.80%《參見下表四-表七》,反觀東協地區近五年投資家數上升27.67%、北美洲地區成長24.25%、歐洲地區上升41.80%,合計東協加上歐美地區總體投資家數(東協、歐洲、北美洲、中南美洲),近兩年已超越中國大陸(含港澳)地區,數據顯示集團供應鏈位移已悄然顯著變遷易位(參見下表八)。

  第三個要關注的是,北美洲、歐洲地區資產總額成長陡峭,集團布局歐美兩大洲家數上升破百。本次調查聚焦地區經營趨勢,其中歐洲地區資產總額成長率達93.75%、北美洲成長率達21.48%,分別領先其他地區,檢視歐洲及北美州地區投資家數發現,2024年為近五年百大集團布局上述兩大洲,首次較前年度上升超過百家《參見表六-表七》,數據表明百大集團加大投資歐美區域力道不言可喻。

  其四,文曄扮演百大集團海外擴產要角,整併加拿大Future Electronics躍居全球IC通路龍頭。從百大集團新增分子公司列表可發現,在2024年能貢獻營收超過10億的分子公司只有36家,而文曄就佔了四分之一。若去除台灣與中國大陸(含港澳)區域,其他海外投資家數僅剩14家,其中6家皆為文曄整併加拿大Future所貢獻,佔比上升至42.86%之外,文曄藉整併切入工控車用領域、提升毛利,並在供應鏈扮演串聯東西方需求的調節要角,成為百大集團因應美中關稅衝突縮影,百大集團未來新增布局區域趨勢洞見觀瞻。

《表四》近五年100 大集團 中國大陸(含港澳)地區經營趨勢
資料來源:CRIF TAIWAN 2025年版「台灣大型集團企業研究」

《表五》近五年100 大集團 東協地區經營趨勢
資料來源:CRIF TAIWAN 2025年版「台灣大型集團企業研究」

《表六》近五年100 大集團 東協地區經營趨勢
資料來源:CRIF TAIWAN 2025年版「台灣大型集團企業研究」

《表七》近五年100 大集團 歐洲地區經營趨勢
資料來源:CRIF TAIWAN 2025年版「台灣大型集團企業研究」

《表八》近五年100 大集團 歐洲地區經營趨勢
資料來源:CRIF TAIWAN 2025年版「台灣大型集團企業研究」


「集團唯二」台達電掛帥近五年五率連續上揚 AI巨浪推升奇鋐首進百強

  本次調查呈現百大集團總體資產營收穩健、供應鏈轉向聚焦海外擴張等變遷之外,集團整併趨勢及五率績效連續上升集團,皆是台灣產業發展及支撐百大集團影響力的重要驅力。首先,台新新光金控合併;永豐金合併京城、柬埔寨Amret;文曄併Future Electronics皆相當關鍵,上述三大集團透過整併全數擴大集團影響力至海外,不僅無縫延續海外子公司原本在地經營,同時促使集團排名大幅躍升,其他集團整併決策亦頻仍發生,百大集團資產愈加集中化。

  此外,百大集團在2024年群起擴張趨勢下,出現兩大集團維持連續五年資產成長率、營收成長率、稅後純益成長率、純益率、淨值報酬率,五率連年正成長的績優集團,分別為台達電子與奇鋐科技《參見表九》。近五年全球政經劇烈震盪循環往復、這兩大集團突顯面臨景氣週期快速更迭的極佳企業治理韌性,台達電透過電源供應器和散熱解決方案核心技術優勢,穩固其電源供應器市場龍頭地位、高功率電源供應器貼合AI伺服器需求、支援液冷散熱先進解決方案,並為AI資料中心提供從電網到晶片(From Grid To Chip)全方位電源與散熱支持等產品項,逐步拉升毛利率,連同海外市場長足佈局,台達電子營運績效亦獲得公開市場更高估值評價與受益人肯定。而奇鋐科技受惠AI巨浪散熱需求持續爆發,輝達GB200冷板市占近50%、越南廠擴產、ASIC水冷模組貢獻,帶動毛利率創新高、純益率近五年新高、稅後純益率近五年落在27.45%~99.99%亮眼表現,支撐奇鋐首次闖進集團百強,上述經營成果同時證明百大集團走在AI趨勢的風口浪尖,集團未來走向值得國內外長期關注。

《表九》近五年五率連續成長集團列表
資料來源:CRIF TAIWAN 2025年版「台灣大型集團企業研究」


百大集團需重視三大方向:加速整併擴張、升級價值鏈、把握AI浪潮

  首要方向是「借力使力加速整併擴張」。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至今,攤開各國課徵關稅比例敲定細節,對美終端消費市場投資成為重要談判槓桿,而集團長年擴大海外布局趨勢形成,包含台積電同川普政府於白宮宣布重大投資、鴻海出席輝達GTC大會,突顯百大集團實質影響力躍上國際焦點,集團攜手調節上下游供應鏈順應北美洲、歐洲及新興地區蓬勃FDI投入,建議借力使力加速整併融入在地,待集團財務綜效發揮,新整併區域將扮演集團未來擴張重要支柱,以行動行銷「台灣模式」互利世界。

  第二個方向是「揮別成本競爭-傳產升級價值鏈」。相較IT產業近年成長爆發,傳統產業面臨新興市場低價產品大量出海,侵蝕傳統產業及其下游轉包中小企業利潤空間,導致數位轉型及產品創新進度推遲。建議傳統產業由代工轉型為品牌設計導向(ODM→OBM),如紡織業開發功能性布料與運動品牌聯名、材料創新與專利佈局,利用生質材料、環保塗層等技術提升附加價值,建立區域循環製造鏈與在地供應體系共存共榮;同時順應機器人應用趨勢,提升技術密集占比、客製化機器人模組、智慧吊臂及機器人輔助手術介入,引導傳統產業切入AI、生技領域,拉升毛利率建立品牌識別。

  第三個方向是「把握AI浪潮-記憶體製程優化」。記憶體在AI趨勢扮演重要樞紐,然而在高效能運算(HPC)、資料中心、網路交換設備以及自駕車擔綱高性能傳輸運用的HBM(高頻寬記憶體),集團企業近乎缺席,目前擔綱DDR4、LPDDR4國際轉單較多。建議另闢蹊徑開發針對AI、車用、邊緣運算的高效能記憶體,推動「記憶體+運算融合架構」(Processing-in-Memory, PIM):提升AI推論效率,聚焦客製化高成長應用市場:如高速車用儲存、國防低溫操作記憶體。綜合台灣各項產業復甦不僅是技術升級,而是系統性韌性建構,一旦傳統產業以數據加入永續為主軸重新定義價值;記憶體產業以AI驅動與能源效率為競爭核心,即可形成「製造-數據-永續」三角架構,支撐集團長期競爭力走入世界遍地。


《完整新聞稿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