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電子報 -總編輯專欄
NO. 621
16 September 2025
關鍵字:餐飲業;營業額;創新高;人力短缺;流動率高;連鎖品牌;市占率
圖片來源:jiajiach
總編輯專欄
導入創新科技及數位轉型 餐飲業連續三年創新高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餐飲業營業額連續3年創新高,主要因民眾消費能力提升以及我國外食文化盛行下,餐飲業歷年營業額大致呈穩定成長態勢,105年營業額首度突破7,000億元大關,惟受COVID-19疫情影響,防疫措施升級,民眾外食消費動能下降,致109、110年營業額分別年減4.8%及6.8%,連續2年負成長;隨疫情逐步趨緩,外出用餐意願回升,111年營業額大幅攀升19.1%,規模值超越疫前(108年)水準,112年更向上突破兆元大關,年增逾兩成,113年則因比較基期已高,年增3.6%,114年1至7月續年增3.0%《詳參圖1》,展望全年可望持續呈現正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指出,營運成本上升為餐飲業面臨之主要經營困境。根據113年5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經營實況調查」顯示,餐飲業主要經營困境(複選)依序為「食材成本波動大」占65.6%、「人力短缺」占61.5%、「人員流動率高」占55.6%、「人事成本過高」占51.1%及「同業間競爭激烈」占47.4%。相較於111年5月,則以「人力短缺」、「人員流動率高」和「同業間競爭激烈」分別上升21.4、13.3及8.3個百分點最多《詳參圖2》。顯示食材、人力所推升的經營成本,以及同業競爭為目前多數餐飲業者面臨之困境,如何有效管控成本,及提升餐飲體驗吸引來客數,是餐飲業者強化競爭力的關鍵。

《圖1》餐飲業營業額及年增率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批發、零售及餐飲業動態調查」

《圖2》餐飲業者主要經營困境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批發、零售及餐飲業動態調查」


  其中餐飲連鎖品牌業者採取提升直營店比例的策略。為提供多元用餐環境滿足消費者需求,連鎖業者透過多品牌展店,擴大經營規模以提升市占率。根據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統計,近年(排除109、110年疫情期間)我國餐飲服務業連鎖加盟品牌數及店數維持穩定成長,惟面臨原物料及人力成本攀升等經營壓力,業者加盟意願降低,在市場汰弱留強下,113年品牌數及店數分別年減5.6%及7.2%;若觀察直營店與加盟店占總店數之比例,直營店占比在疫後明顯攀升,從111年26.5%上升至113年之30.2%,反觀加盟店占比從111年73.5%下降至113年的69.8%《詳參表1》,顯示餐飲連鎖業者由以往的快速展店模式,轉向較易有效管控成本的直營化經營。

  其次,餐飲業者也持續推動數位轉型及導入創新科技服務。隨網際網路及行動裝置普及,加以疫情帶動無接觸服務發展,業者持續推動數位轉型,以優化營運效率及提供更便捷的顧客體驗。根據濟部統計處的調查顯示,113年5月餐飲業發展之數位轉型服務中,以「開立電子發票」占80.0%最高、「導入POS系統」占77.7%次之,其餘依序為「提供行動支付服務」占61.2%、「網路點餐系統」占41.2%、「網路訂位系統」占39.9%《詳參圖3》,其中又以「開立電子發票」較111年5月上升8.5個百分點最多;而因應經營面臨的挑戰與困境,餐飲業者亦積極導入創新科技應用,調查結果顯示113年5月「導入手機或平板點餐系統」、「導入送餐機器人」及「設立自助結帳機」分別占41.9%、17.7%及5.8%,其中又以「導入手機或平板點餐系統」較112年5月增加9.0個百分點,增加最為顯著。

  CRIF指出台灣餐飲業具有居於全球創新的獨特性,例如台灣麥當勞在推出產品的創新,統一經營的星巴克推出最大及最貴的星巴克旗艦店,都獨特於其他國家的經營策略。餐飲業的上市櫃潮更為餐飲業大型化提供了良好的管道,都是餐飲業正向發展的基礎,海外市場發展不斷拓展成功,更使我國餐飲業邁向國際化。

《表1》餐飲服務業連瑣加盟品牌店數統計
資料來源:台灣連鎖加盟協會「台灣連鎖店年鑑」
備註:依據台灣連鎖曁加盟協會定義,餐飲服務業包含速食店、咖啡簡餐、餐廳與休間飲品。

《圖3》餐飲業數位轉型及創新科技服務概況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批發、零售及餐飲業動態調查」
備註:自112年5月起新增「導入手機或平板點餐系統」、「導入送餐機器人」及「設立自助結帳機」問項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