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電子報 -總編輯專欄
NO. 585
09 April 2024
關鍵字:台股;2萬點;AI;指標股;台積電
圖片來源:jiajiach
總編輯專欄
台股2萬點時代來臨?

  今年以來台股走勢非常強勁,僅依靠著AI題材,台股指數就在第一季一路上攻到2萬點。尤其是3/8及3/13大盤兩度仰攻2萬點都失敗,感覺2萬點將成台股新關卡時,台股卻展現強大靭性守住19700點,,並在3/21開高走高大漲414點,以20199點作收,首度收盤站穩2萬點大關,且截至4/3收盤為止,台股已連續10個交易日站穩在2萬點之上,是否顯示台股2萬點時代來臨?

  CRIF指出,台股今年來漲幅,由1/2開盤指數的17939.79點起算至4/2盤中最高點20466.57點,漲幅達到14.09%;若由1/17盤中最低點的17151.58點起算,漲幅則更高達19.33%。

  從長線角度看,台股由2020/3/31的疫情低點8523.63點起算漲至2022/1/26盤中最高的18619.61點,這一段漲幅達118.45%,再由2022/10/28的12629.48點漲至今年4/2的20466.57點,這一段漲幅也達62.05%,若由8523.63點起算至20466.57點,台股4年多頭漲幅則整整漲了1.4倍之多!

  台股的基本面算是相當不錯,長線台股多頭尚未結束,不過居高思危,CRIF提醒投資人觀察當前台股的四個指標表現也是有必要的。

  首先要觀察的是台股的指標股表現。

  這一大波漲幅是由AI題材帶動的,AI指標股包括台積電、世芯-KY、聯發科、廣達、緯創、技嘉、英業達、仁寶、鴻海,其中台積電在3/8指數第一次衝上2萬點,於盤中創下796元的新高,當指數攻上20466點時,台積電並沒有再創新高,股價只有790元。世芯則早在3/4就創下4,565元歷史新高,但4/2收盤世芯股價則跌回3400元。聯發科股價也在3/8創下1,275元歷史新高,4/2收盤則拉回到1,165元。緯創則在2/15股價創下135元的波段新高,4/2收盤股價為125元。技嘉則在2/16盤中就創下394.5元新高,4/2收盤股價則為317元。英業達在3/22盤中創下61.8元波段新高,4/2收盤股價為59元。仁寶則在去年12/27創下40.85元波段新高,4/2收盤股價僅為36.85元。這7檔AI指標股股價在指數上攻20466點時,都沒有再創新高。僅有廣達和鴻海4/2指數創新高時股價也同步走高到波段高點的299元及159.5元。

  當指數創新高但AI指標股群股價沒有同步創新高時,就要留意台股後續的上漲能量。

  第二是台股動能的來源。今年1月至4/3台股三大法人買超達到2,837.61億元,其中外資及陸資買超1,235.32億元,投信買超2,273.84億元,是最大主力(自營商避險賣超1,143.99億元)。後續外資的投入意願及投信的投入能力也是觀察重點。以台積電來說,截至4/3外資持有74.63%,較2022年底持有的70.87%增加了3.76個百分點,但較2019年底外資持有78.37%%,則仍有3.74%的增持空間。以廣達來說,截至4/3外資持有27.2%,2023年底持有的25.24%,增持1.96%,較2020年底持有的30.27%,則還有增持3.07%的空間。但外資在指數2萬點以上的持股心態,是繼續增持或是逢高賣出?也是值得觀察的。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4/3外資在整體電子業的持股比率為29.58%,較2019年底的34.51%,大減4.93個百分點;持有半導體業的持股比由2019年的53.98%,減少至4/3的44.2%,這也必須注意外資高檔的減持的持股心態。

  第三是由台股整體的本益比來看,截至到今年2月台股本益比為22.96倍,為2018年以來的新高,並較2023年底的21.12倍也提高了1.84,也是值注意的指標。第四是融資餘額張數由2022年底的6,869,030張,增加至4/3的8,496,076張,融資增加了1,627,046張。而2022年11月以來的持續多頭漲勢,則是由 2021年底的融資餘額張數由9,421,350張降至2022年的6,896,030張所形成的。因此盯緊融資餘額的擴張也是必須的。

  CRIF指出儘管台股的基本面不錯,不過目前股價已相當反映出未來基本面所隱含的價值時,就要留意未來的上漲的空間可能不多。另外,有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美國聯準會今年降息的時間點及降息次數將會延遲至第三季,甚至已經有聯準會成員對於今年聯準會不降息的表達可能性,未來對台股在第二季的影響,都是在台股漲勢中需要留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