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電子報 -實務手札
NO. 625
11 November 2025
關鍵字:誠品;星宇;momo;顧客旅程;商業利益;顧客
圖片來源:CRIF整理
實務手札
顧客旅程的真實試煉(下)
從誠品、星宇與momo,看懂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接上篇》

最終檢驗:從顧客忠誠到財務報表的殘酷現實

  一趟旅程無論多麼動人,最終都必須面對財務報表的殘酷檢驗。顧客的喝采,能否轉化為企業賴以生存的營收與利潤?

  • 誠品的獲利困境,在財報上展露無遺。儘管它擁有無數忠實的文化信徒,但其每股盈餘(EPS)卻始終在微利區間掙扎,近年更數次陷入虧損。這串數字無情地揭示了:一個無法高效獲利的顧客旅程,即便能贏得尊敬,卻難以贏得資本市場的長期信任。
  • momo則展現了截然不同的風景。 它的顧客旅程,每一步都與獲利緊密掛鉤。其年營收一路攀升至突破千億大關,EPS也同步穩定成長。momo的財報,就是一部將「顧客旅程的效率」直接兌現為「股東價值」的教科書。
  • 至於星宇,由於仍在營運爬坡期,市場對其旅程的「投票」,更直接地反映在劇烈波動的股價上。市場終將回歸理性,等待公司用長期的營運數字,來證明這趟昂貴的旅程,不僅叫好,也能叫座。


結論:回歸務實的旅程規劃

  透過對這三條路徑的審視,我們必須得出一個更清醒的結論:「顧客旅程」本身,並非企業成功的終極答案。它是一個強大的診斷框架,但必須被置於一個更宏大的商業戰略地圖之下來檢視。

  • 誠品的寓言告訴我們,一個沒有穩健商業模式支撐的美好故事,最終可能只會感動自己。
  • momo的寓言提醒我們,規模化的帝國,沒有一刻可以高枕無憂,永無止境的優化是衛冕者的宿命。
  • 星宇的寓言則揭示了利基戰略的光榮與孤獨,它能創造完美的小世界,但也可能因此而極度脆弱。
  最終,真正的商業智慧,是在於「顧客的理想體驗」、「企業的獲利能力」與「市場的競爭現實」這三個永恆的維度之間,找到那個動態、脆弱、卻至關重要的平衡點。


B2B經理人的轉譯練習:三種寓言的B2B對應情境

  • 誠品的B2B對應情境: 這就好比一家工業設備公司,擁有頂尖的研發技術與售前顧問團隊(美好的線下體驗),但其官方網站的技術文件難以下載、線上報價系統極度難用(笨拙的線上功能),且其核心產品利潤微薄,同樣會造成顧客旅程的斷裂與獲利困境。
  • momo的B2B對應情境: 這就像一家專注於標準化工業零件的供應商,將其核心競爭力,完全建立在強大的庫存管理、精準的線上搜尋與快速的物流配送上,用極致的「運營效率」,來服務那些價格敏感、需求明確的客戶。
  • 星宇的B2B對應情境: 這則像一家專為高階半導體產業,提供客製化、超高精度檢測設備的廠商。它的客戶群極小,但每一個都是頂級玩家。它提供的不僅是設備,更是與客戶共同研發的深度合作關係。它的利潤極高,但風險也極度集中。


旅人行囊中的三樣工具

 在您繪製自己那張精美的地圖之前,請確保您的行囊裡,永遠都裝著這三樣最樸素、卻也最重要的求生工具:

  1. 一張不斷擴大的「新地圖」: 我們是否持續在尋找更多的新客戶?
  2. 一把能解決問題的「萬能鑰匙」: 我們是否真的解決了客戶的核心痛點?
  3. 一個永不停歇的「羅盤」: 我們是否建立了循環監控與優化的機制?這趟旅程,沒有終點,也從無坦途。但清晰地認知到這點,正是所有成功旅程的共同起點。


CRIF觀點

  CRIF市場研究部-李俊協理(業界年資14年,商業數據分析師專業級證照及產業分析師技能證書,服務過超過三百家以上企業)。作為長期深耕台灣B2B市場的資深顧問,這篇文章觸及了當前商業實務中一個被嚴重誤解的核心問題:我們過度崇拜了工具本身,而忽略了工具背後必須支撐的商業邏輯。誠品、momo、星宇這三個案例,精準地詮釋了不同商業模式在顧客旅程框架下的「成功」與「失敗」,但更重要的是,它們揭示了一個更深層的商業真相:沒有穩健商業模式支撐的美好體驗,最終只會感動自己 。

顧客旅程的三個實戰關鍵

新地圖:別只看熟悉的客戶

  • 主動出擊找新客戶:每季檢查一下,公司有沒有太依賴特定幾個大客戶或單一產業?像智匯亞洲科技這家專門提供網路、無線、資安解決方案的公司,在CRIF的協助下兩個月內就獲得超過50筆願意接受業務拜訪的商機名單,成功打進證券業(致和證券)、遊戲業(智冠科技)等大型上市櫃企業市場。
  • 算清楚客戶價值:簡單說就是「這個客戶能帶來多少錢」vs「獲得這個客戶要花多少錢」,把資源花在刀口上,不要像誠品一樣花大錢做美好體驗卻賺不到錢。


萬能鑰匙:解決客戶真正的痛點

  • 分清楚真假問題:客戶說的問題不一定是真正的問題。像CRIF協助SAP商用軟體供應商調查台灣營收超過億元的企業,發現31%的企業對於現有ERP系統持負面態度,客戶真正需要的不面面俱到無所不能的軟體,而是能夠提供「應付業務成長彈性擴充的功能」及「雲端化和提供行動辦公需求」,最終幫客戶找到轉換意願較高的精準客群。
  • 做出差異化:不要只比效率和價格,要找出別人做不到、客戶又真的需要的東西。可能是專業知識、客製化服務,或者整套解決方案。


羅盤:用數據持續調整方向

  • 建立儀表板:同時追蹤客戶滿意度、營運效率和財務表現,不要只看單一指標。研究顯示,完善的客戶旅程管理能讓成交時間縮短40%。
  • 小步快跑測試:不要像星宇一樣一次投入太多資源,先小規模測試新的客戶體驗做法,確認有效再放大投入。像CRIF協助日本五大商社之一的工程機械設備廠商,從針對需求端發起的市場調查開始小步驗證,再逐步推廣到全市場,最終讓客戶將合資公司投資從8%提高至67%,三年營收成長超過30%。


  任何顧客旅程的改善,最終都要能在財報上看到成效。如果只有客戶滿意但公司不賺錢,這條路就走不久 。


作者:許 滸 (CRIF台灣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