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列表】


貨幣戰來了!人民幣貶破7,投資人該怎麼做?  
  2019/08/27
經濟日報 數位部內容中心
瀏覽人次:1168
關鍵字:貿易戰;人民幣;貶值;川普;貨幣政策;台灣電子業
圖片來源:新浪網財經

  人民幣破7是「真破」還是「暫破」?從破7之後,中國人行出手阻貶,美國及國際股市普遍回升,顯示大陸的盤算是先給川普一點顏色看看,至於「暫破」是否成為「真破」?關鍵在於貿易戰升高到何種程度,投資人必須提前因應。

  人民幣兌美元官方中間價代表官方意向,去年貿易戰升溫,大陸官方曾強調,7是不能跨過的「紅線」甚至動用外匯存底護盤人民幣,外匯存底因而快速減少。但中間價跌破7元整數關口,為近11年首見,人行改口:「7不是年齡,不會過去就回不來,也不是堤壩,不會一瀉千里,比較像是水庫水位有高有低。」

  人民幣中間價破7,透露沒有貨幣「紅線」,但中間價比市場預期強,反應人行有意控制貶值速度,這波貶勢接近尾聲了嗎?多數專家認為,「貨幣戰不會很快結束」,貿易爭端從貿易戰、科技戰到貨幣戰,人民幣匯率破7可能是常態。

  這波人民幣匯率貶破7字頭有二個原因:首先是美國對大陸3,0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大陸除了不買美國黃豆,還放手讓人民幣匯率貶破7;其次,美國降息1碼,亞洲央行降息降更多,資金流向利率較高的美元資產。

  前彭博資訊專欄作家皮塞克分析,川普加徵關稅衝擊大陸經濟,其他經濟體連帶遭殃,貿易戰加上匯率戰,類似1997年亞洲貨幣競貶潮再現的風險升高,雖不至於演變成新一波亞洲金融風暴,仍會給動盪頻仍的亞洲再添震撼。

  那麼投資人要當心那些事?首先,亞洲貨幣走勢通常亦步亦趨,人民幣破7那天,新台幣和韓元也貶值很多。台灣不是風暴中心,但在人民幣、韓元走勢偏弱情況下,匯率難免受壓。

  過去兩年半來,北京為了安撫川普,一直努力拉抬人民幣。對於這個債務包袱沉重、人均國民所得低於1萬美元、又面臨貿易戰的大型開發中國家而言,幣值一旦走貶,只會加速資本外逃。

  而且人民幣貶值勢將為東南亞各國帶來壓力,儘管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國貨幣不再釘住美元,多國至今仍維持某種「軟性」聯繫,但若川普開始大力促貶美元,與大陸展開拔河賽,亞洲各國可能失去平衡。

  第二,美國財政部與大陸當局目前都有能力拉高或降低匯率對抗,但貨幣政策已經超級寬鬆的日、歐央行已經沒有多少彈藥可用於防禦。一旦人民幣與美元競相貶值,將歐洲出口導向的製造業帶來災難,可能是經濟立即陷入衰退,日本情況與歐洲類似,近期大幅升值的日圓,也為安倍政府帶來壓力。

  第三,人民幣貶,新台幣也貶,以出口為導向、在大陸有生產基地的台灣電子業者像是台積電、鴻海、廣達、可成等,可能受惠。分析師表示,新台幣每貶值1%,電子代工業者毛利率增加0.5%到0.7%,但對於像華碩、宏碁等品牌業者將產品賣到大陸收取人民幣、以美元支付貨款的台商,可能不利營收表現。

  第四,人民幣貶值,大陸產品的美元價格立刻變得便宜,大陸出口業者也不需要降低出口品的人民幣價格,這對大陸廠商及美國消費者是好事。美國政府的確收到關稅,卻是大陸消費者在負擔,但就算關稅由大陸負擔,貿易戰仍會傷害美國經濟,就算目前由大陸負擔關稅,誰知道明天是否由美國消費者負擔呢?企業界投資意願也會因而觀望。

  最後,川普在8月初推文向聯準會(Fed)喊話,「要求再降息三次,讓美國在貿易戰贏得更輕鬆」。分析師指出,如果Fed再度釋出降息的明確訊號,將為美元帶來壓力,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勢也有機會紓緩,市場預期Fed將於9、10月各降息一次。一場由美中貿易戰引發的貨幣戰爭看來一觸即發,投資人可得做好準備。

※本文由經濟日報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外媒綜合】遞橄欖枝?川普延後對陸貨加稅 其實是對美消費者讓步

     
Copyright© CHINA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