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列表】


企業的煞車系統─財務部工作秘方分享  
  2019/01/29
楊凱恩
瀏覽人次:1487
關鍵字:財會;內控流程圖;CRIF;中華徵信所;雙向溝通

【受訪者小檔案】
 姓 名:林靜幸  
 公 司:CRIF中華徵信所  
 職 稱:財務部 經理   
 經 歷:財會主管、查帳員

  從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到業界擔任財會主管,CRIF中華徵信所林靜幸經理,有多年豐富的財會經驗,她深感「財會部門是公司的煞車系統!業績再好的公司若沒有穩健的帳務、細心、好操守的財會人員,也是枉然。財會人員要有清晰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及邏輯觀念」; 同時,作為財務主管,職場溝通也是關鍵能力之一。這次很高興訪問到CRIF中華徵信所財務部林靜幸經理,與我們分享她多年財務主管經歷、心得與職場溝通秘方。

內控流程圖 幫助釐清關鍵點

  畢業前即錄取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林經理爽朗地笑說,「當時只是碰碰運氣面試,從沒想過會錄取,而錄取的原因可能是審計學高分的關係喔。」會計系畢業的林經理,回想起會計師事務所的經歷,「印象最深刻的是,小組裡會建立客戶的『流程圖』。若是舊客戶會有既有流程圖,查帳前會先檢視該公司的內控流程藉以了解作業流程、查帳時再視需要update。」

  她接著分享說「若是新客戶,則需要建立新的流程圖,這也是我最喜歡的部分。首先,必須訪談客戶的管理者與相關人員,詢問每個流程及相關性,在畫流程圖的同時,可以幫助了解這家公司的運作,並反覆推敲製作的每個流程步驟是否有遺漏、不足或矛盾之處。而這流程圖的概念廣泛運用在我日後的工作上。」

  從auditor到業界擔任財會主管,林經理陸續轉換許多不同產業,但她強調,踏入一家新公司時一定會先去了解公司的組織架構、章程、流程辦法及帳務模式,所以即使是不同產業,她也能很快掌握公司的運作。「雖然有人說會計是死的,但即使是相同行業,帳務模式也不盡相同,你能說它是死的嗎?」

  林經理笑者補充說:「其實,在事務所查帳時,就常常看到『中華徵信所』的名字出現在客戶的帳簿中,例如財務評價鑑價報告、徵信報告,所以對『中華徵信所』這家公司並不陌生。」

能溝通的企業文化 朝共同目標前進

  而被問到「中華徵信所」併入CRIF集團、成為國際跨國公司後,在工作上有何變動,林經理與我們分享,「中華徵信所帳務健全並每月結帳,所以這方面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只是會依母公司要求格式再額外提供英文報表。合併初期較多的狀況是向母公司解釋台灣稅務法令問題,常常要花很多時間思考,如何用簡單的方式讓母公司理解。」她更補充,「因為經常要和義大利母公司及集團企業溝通,往來的電子郵件都要用英文,因此英文能力變得更加重要了。」

  她接著說,「中華徵信所」一直是正規、正派、守法的公司,變成外商後,這一點並沒有改變,只有更加重視。 她也覺得很慶幸,無論是併入前或後來的CRIF「中華徵信所」,經營管理者都會徵詢並採納財務部的意見,各個部門遇到問題時也會隨時提出討論,為了公司的目標大家共同解決問題,但林經理也強調「這需要正向、良性的溝通循環。」

雙向溝通 不要本位主義

  林經理與我們分享她的職場溝通方法,「我會將對方的想法與問題,彙總條列反饋給對方,一定要釐清並再次確認問題,然後傾聽對方想法與目的,再回到自己的專業立場,建議對方解決的辦法,要雙向溝通,不要本位主義 。」 她補充說,「只是有時在考量法規及公司可能涉及的風險,財務部還是有『不得不的堅持。』」

對於財會人員,林經理有幾點建議:

  • 心要定,下班後『OFF』:其實不只財會人員,每個人在工作上難免會有不順利、心情低落的時候,下班後放空、好好休息,明天重新出發。
  • 不要閉門造車、不要本位主義,要站在對方和自己專業立場,想出解決辦法,慢慢地就能建立良性、正向溝通循環。
  • 細心、操守是必須具備的兩大素質,要看重自己角色,財會人員不僅僅只是記帳,也應兼具敏感度與防弊抓弊的職責。
  「萬事起頭難,只怕有心人。」林經理回想自己的經歷,從不知道會計是什麼,到因緣際會進入財會領域工作,並一路走來成為國際跨國公司財務主管,「只要我們接受並全心全力做一件事,沒有不會成功的。」

     
Copyright© CHINA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