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freepic
【受訪者小檔案】 姓 名:邱翊倫 公 司:Gogolook走著瞧股份有限公司 職 稱:全球事業部 資深經理 工作內容:產品海外業務推廣、發展策略研究 |
一年復始,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要如何累積自己?創新公司該怎麼在無邊的航行中,跨越大洋?我們訪問到任職於行動服務創新公司的邱翊倫經理,在這變化快速的產業,分享如何在一陣陣的大浪中成長茁壯,就讓邱經理寶貴的經驗與理念,為我們敲響充滿希望的2019年。 用自己的名號 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如果以一句話精練我的工作內容,那就是『研究如何幫公司賺錢』,簡單說就是BD(Business Development),譬如老闆經營小吃攤,那如何拓展成全國連鎖店,就是BD的職責。」在公司新部門擔任負責人的邱經理如此說明,除了負責評估海外發展潛力、尋找策略合作機會,更要全面性分析事項優劣、提供建議,讓老闆擬定下一步怎麼走。 提供手機用戶即時來電辨識服務的Whoscall是他們主力營運的App,主要應用在消費者端,而在未來發展方面,「除了繼續鎖定讓功能越準、越快,另外也在思考如何將防詐騙、防騷擾服務延伸至企業端。」所以邱經理也針對企業做產品推廣。
談到拓展海外市場困難的部分,邱經理表示,「在於如何讓對方了解我們是有長年積累經驗、有實際產品與解決方案的公司。」雖然Gogolook可以說是韓國Naver集團旗下成員,但他們其實不太喜歡靠Naver的名號,「如果洽談時先搬出Naver名號,可能會改變對方想來接觸的目的,亦或是帶來大集團商談方很硬、不願配合的負面聯想,所以我們更情願以台灣公司的名號來闖。」 |
百家爭鳴 要贏就要深耕當地 除此之外,還有產品類型不同帶來的競爭挑戰,「我們不是相片編輯、音樂播放器等工具類App,翻譯完成後就可以在海外上架,顯示來電者身分的服務,沒有足夠的資料量,用戶體驗就會不好。」因為是看重「資料」的產業類型,只能靠常年累積,區域分布性相對較重,要打進原本就有競爭者的地區有一定難度,「我們又採取比較保守的作法。」因為不想用侵犯隱私的方式獲取資料,推廣難度也相對上升。
Whoscall目前主打台灣、韓國、香港等地,也陸續發展到泰國和巴西,「會攻進巴西是當時針對金磚四國的策略布局,評估後認為巴西市場大、有需求,回響也不錯,於是繼續發展。」但他也表示,市場大就相對難打,巴西處於百家爭鳴、無明顯勝利者的狀態,所以深耕當地加強資料庫、升級服務提驗為首要任務。
主動探索 每日不忘閱讀
談到人才的特質,他認為應聘者是否具備某項技能並非必要,因為網路科技產業變動快,「具有產業知識或是簡報、商務談判等能力固然是加分條件,但更重要的是有沒有足夠的好奇心,能主動探索與學習。」好的態度,加上能舉一反三的敏捷反應,反而是新創的重點。「我覺得不用擔心該如何進去一個產業,盡量展現積極態度就對了。」
此外,因為新創業很多事物沒有標準,所以邱經理一路走來,很多方面都是自己去挖掘、想像,他強調「要有自主性規劃、自己的作法和原則,若只想照指令執行,會比較不適合這樣的產業。」
而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邱經理認為懂得閱讀很重要,「我建議要時刻關注新聞、多看文章,整理思考歸納的能力都還可以學習,但閱讀的習慣要自己培養。」另外他補充,即使職位不一定會用到英文,英文閱讀能力也不能丟下,「了解以英文論述的各式文章,可以接軌世界、開拓視野。」有良好的習慣與態度相伴,在變化快速的數位時代裡,或許就能走得更遠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