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列表】


橡膠製品業  
營運成本提升 輪胎漲價為趨勢 2018/10/09
分析研究員:廖俊翔
瀏覽人次:2023
關鍵字:輪胎;正新;橡膠;丁二烯;雙反案;漲價;營運成本;外銷;自行車;原物料
圖片來源:freepic

  橡膠產業是屬於石化工業的一環,產品是由天然橡膠、合成橡膠,以及硫化劑、防老劑、促進劑、軟化劑、填充劑及其他加工助劑配合,再以適當加工技術 製成各類產品。橡膠產業可分為橡膠原料及橡膠製品兩大類。橡膠工業所涵蓋的 範圍很廣,大致可分為四大類:一、輪胎類,又分為卡汽車胎、機車胎、自行車 胎及農工用等其他車胎。二、橡膠鞋類。三、工業用橡膠製品類,產品包括橡膠 管、橡膠帶及各類電器、電子、機械、運輸工具的零配件。四、其他橡膠製品類, 產品包括運動器材、醫療保健器材、家庭衛生用品等。

2012年起台灣橡膠輪胎業產值呈個位數負成長

  我國橡膠輪胎業產值在2011年創下新台幣513.5億元之歷史高峰後,受到國內業者強化海外布局及原物料價格下滑等影響,自2012年以來均呈負成長,2017年月產值更下跌至新台幣413.4億元之歷史低點,亦較2016年衰退0.19%。

  按主要產品觀察,汽車外胎占台灣橡膠輪胎業產值近70%,2017年受惠全汽車銷量成長,帶動其產值年曾2.35%,達新台幣286.5億元;自行車外胎雖僅占橡膠輪胎業產值5%,但受惠於自行車業者朝高值化發展且外銷接單回溫,2017年產值達新台幣23.5億元,年成長0.79%,終結2016年兩位數衰退之窘境。另各車種外胎之直接外銷比率皆超55%,其中以自行車外胎呈現逐年攀升已達80%以上。

  台灣橡膠輪胎以出口為導向,2017年出口值達9.82億美元,較2016年成長6.34%,其中又以出口美國為大宗,佔比近50%居首,其次為歐洲佔11.02%,日本第三,佔9.31。由於美國對中國大陸課徵高額之「雙反(反傾銷、反補貼)」懲罰性稅率,致對台灣之出口需求增加,2017年台灣橡膠輪胎對美國出口年成長18.05%,係繼2012年來第二度達兩位數成長,僅次於2015年的24.56%。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本報告自行整理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本報告自行整理;單位:生產值/新台幣萬元,佔比及年增率%

資料來源:財政部統計處,本報告自行整理;單位:生產值/千美元

2017年輪胎原物料丁二烯價格漲多於跌

  除了天然橡膠原料外,合成橡膠主要原料丁二烯價格波動也影響整個輪胎產業發展。觀察丁二烯價格走勢,2017年第一季一度每噸達2,000元美金以上,雖於2017年中丁二烯價格已低於每噸1,000美元,為近一年最低點,但於年末價格漲勢又起,且一路漲至2018年中,報價也突破每噸1,500美元以上,整體而言2017年丁二烯價格走勢漲多於跌。

  原物料價格對輪胎業者經營影響甚鉅,若原物料價格走跌,雖有利產品毛利提升,但相對客戶也會要求調降售價,影響業績;而價格走揚,雖可以反映成本調漲售價,但因價格轉嫁有限,也相對侵蝕獲利。因此如何預測原物料走勢及成本的管控,考驗各家業者的經營智慧。

資料來源:買塑網www.buyplas.com 單位:美元/噸

資料來源:中華徵信所徵信資料庫及近五年「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說明:本表係根據公司之年度個體營收排名。

台廠輪胎龍頭正新橡膠全球第九大輪胎廠

  正新橡膠創立於1967年,2017年為全球輪胎廠排名第十名大廠,目前包括在台灣、中國以及於2017年才正式導入量產的印度及印尼等地,全球共有12個生產據點,2017年包括輻射層汽車外胎、輻射層卡車外胎、機車外胎、自行車外胎及內胎等產品合計的日產能達144.1萬條。

  正新橡膠工業長期耕耘汽車售後維修市場,該公司目前旗下有「正新CHENG SHIN」、「Maxxis瑪吉斯」及「PRESA」三大主要品牌行銷全球。其中「正新CHENG SHIN」主攻中國大陸汽車售後維修市場;「Maxxis瑪吉斯」則專攻歐美高階市場;「PRESA」則是2011年新創立品牌,走低價位市場需求。

  另外,客戶會想要進一步瞭解自身及競業的市占率,李協理表示,「這是產業研究最大的議題,為此要先去瞭解競業方如何與其通路或經銷代理商合作。」研究包含合作模式、酬庸佣金、利潤,來供客戶判斷研發新產品、進入新領域時划不划得來,「所以基本上產業研究大多是給尚未進入此產業的業者做參考評估。」

  受惠全球輪胎需求仍持續成長,正新橡膠工業除持續積極擴建中國大陸廠房外,也投資新台幣100億元在印尼增設機車及汽車胎廠房,同時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州籌設機車胎廠及轎車胎廠,該廠已於2017年7月正式投產,2018年2月已獲得全球最大摩托車廠的認證合格並接獲訂單,將有助於正新橡膠整體業務之提升。另外根據Tire Business「2017年全球輪胎排名」,正新橡膠工業(股)亦連續4年蟬聯全球全球第九大輪胎廠,以及英國品牌評鑑單位Brand Finance 2018年最新報告,正新橡膠工業(股)的「Maxxis瑪吉斯」品牌也榮登全球第八大品牌輪胎,品牌價值達美金9.0億元。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營運成本提升,輪胎業者調漲價格因應

  2014年7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初步裁定由中國大陸進口輪胎,已對美國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並針對中國大陸製輸美的轎車胎(PCR)或輕型卡車胎(LTR),進行反傾銷及反補貼的「雙反案」調查。雖最終認定中國大陸卡客車輪胎沒有損害美國產業的事實跟威脅,未來相關產品進口美國時,可免於被課徵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但由於美國新政府上台後,已針對鋼鐵業展開貿易大戰,該戰火是否會再回到輪胎產業上,仍受市場上關注。

  此外,中國大陸為因應環保問題,嚴格執行環保稽查下,包括輪胎廠之上游供應商在內,已有多家輪胎相關廠商被迫停產,而輪胎廠也因環保要求而增加成本,調漲售價以因應之恐勢在必行,惟成本是否能全數成功轉嫁予客戶,則有待廠商與客戶之間的角力,後續誰會佔上風,仍有待未來觀察。

  另一方面,2017年輪胎相關原物料的價格波動劇烈,尤其在美國新政府上台之後加速飆漲,雖業者透過調漲售價因應,但漲幅無法一次調足來反應成本的上漲,且漲價的速度趕不上原物料價格上漲的速度,致全球各大輪胎廠的獲利皆受到明顯衝擊。

  展望未來,由於中美貿易戰短期內尚無法停止,中國大陸環保問題日趨嚴重,研判官方環保稽查行動將持續進行,再加上近期油價上漲恐帶動相關原物料價格上揚,該等不利因素都將持續考驗輪胎業者經營能力,而如何在這些不利環境中重新找到自身的定位及營運策略,亦是輪胎業者面對未來營運發展時的重要課題。

     
Copyright© CHINA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