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載,世界首富比爾蓋茲與英國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合作研發出首支瘧疾疫苗。「比爾與美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投注美金2億元資助慈善機構PATH的瘧疾疫苗研究所,英國葛蘭素史克則投入美金 3.65億元研究經費,花了多年的時間,首支瘧疾疫苗「Mosquirix」已通過歐洲藥品管理局核准,接下來將接受世界衛生組織與各瘧疾疫區國家之審核。
排行第三的台灣神隆2013年營收雖有不錯表現,但2014年則為TOP10業者中表現最差者,年衰退高達19.5%。該公司表示,過去兩年的時間,公司積極轉型,進行垂直整合雙A策略(API+ANDA,即原料藥加製劑)。目前於中國大陸常熟廠累計共已取得多項藥品生產許可證,可望於2015年底或2016年初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之查廠;在針劑廠的興建進度方面,預計2015年第一條水針的生產線開始試運行,計畫2017年Q1送出第一個學名藥藥證申請文件,2018年獲得美國FDA產品銷售許可,許可後將有利於其後續發展。3D列印 尚未衝擊藥廠
藥品製造是個漫長、高投資且高風險的路程,新藥研發成果轉成產品上市的時間又更為艱辛冗長。目前台灣製藥廠約有12家上市公司,其中有5家業者在近五年期間核准上市,顯示業者看好未來藥品市場的榮景。 另一方面,隨著3D列印崛起,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2015年8月首度批准以3D列印機生產藥物,雖然3D列印已對許多製造業造成衝擊,但畢竟眾多藥品成分繁雜,加上受限3D列印機規模,製造程序目前僅限於區域性或個人化生產,若要大量製造與配銷恐有困難,故藥廠認為目前3D列印並不會衝擊製藥業者。
隨著民眾對於健康越趨重視,主打健康無毒的瑞士食品製造商雀巢(Nestle)宣布,與瑞士生技公司AC Immune簽訂共同研究合約,發展輕度侵入性檢驗Tau蛋白的診斷測試方法,這將可針對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病狀有更進一步的理解。除了雀巢外,亦有越來越多生技與製藥業者共同合作,藉以提升整體醫療與藥品研發技術,將可望針對各種病狀提供更有效之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