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列表】


疫情後健身產業的蛻變  
  2022/06/07
李易蓉
瀏覽人次:1150
關鍵字:健身產業;疫情;健身房;線上;運動;健身中心;防疫;運動模式;穿戴裝置
圖片來源:HCM

  自2020年起,COVID-19在各國肆虐,其飛沫、接觸等傳染方式令民眾感到憂慮與擔心,政府也針對此傳播特性提出相關法規,特別因健身房屬於人流高、空氣不流通、且人員活動需要大口喘氣,屬於病毒傳染的高風險地帶,因此也同樣受到政策的限制,要求民眾於健身房活動時必須配戴口罩。實體健身產業隨政策改變,常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因而也發展出不受制於健身房內的運動模式,由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期刊指出,2021年的運動趨勢將從實體訓練轉變為線上訓練、配戴裝置。

  即使有防疫規定的限制,政府與醫師仍鼓勵民眾維持運動習慣。而台灣本身也是一個熱愛參與運動活動的國家,根據體育署於2021年的「運動統計」資訊顯示,台灣參與運動人口比率高達82.8%。這種風氣也反應在市面上健身房及其他與運動相關服務的銷售情形,2020年疫情影響下仍舊穩定成長,雖然2021年第二季因三級限制令致使銷售額的大幅跌宕外,下半年伴隨著三級解封,以及於去年11月公告健身房可不戴口罩的鬆綁規定,銷售額回溫。從疫情爆發後的營業家數發展,也可輕易觀察出其增長情形,可見業者縱使在疫情的困境下,仍對健身相關產業抱有相當程度的信心。

《圖一》台灣2020~2021年健身中心、健康俱樂部銷售額
註:健身中心與健康俱樂部:使用財政部稅務行業標準分類(9312-19),包含健身房、SPA、水療按摩。
資料來源:財政部-財政統計資料庫

《圖二》台灣2020~2021年健身中心、健康俱樂部家數
資料來源:財政部-財政統計資料庫

▍因應疫情 線上科技運動模式展開

  2022年4月,中央再次針對健身房發布防疫相關政策,要求施打三劑者才可進入健身房,對實體營業的業者來說,必然受其影響。然而在國外已然出現線上課程的趨勢,運動與健身的經營,不必然受環境與多變的政令影響,據國外健身平台Mindbody對其學員做的統計數據顯示,在疫情持續延燒的相比2019年僅有17%的使用率,在2020年3月,已有73%的學員使用預錄影片完成運動課程;直播教學方面,相對2019年的17%,疫情後也提升至85%的學員使用直播方式運動。整體來看,其學員不止是運動的形式有所轉變,運動的頻率也隨之提升,2020年已有56%的學員透過線上課程的參與,可維持一周三次的運動課程,其學員表示不僅能省去通勤時間,在家也可擁有更舒適與自由的運動空間與時間。

  體育署於2021年運動現況調查成果發表記者會中,揭示台灣民眾在疫情後對運動與健身的趨勢想法,有37.1%的民眾認為是戶外運動,次之為線上訓練,有25.2%,配合穿戴式裝置則有23.5%,顯示台灣民眾也逐漸接受實體轉為線上的科技運動模式。縱然我們面對疫情的衝擊,健身業者也須面臨各種防疫政策上的約束與限制,但就整體市場以及社會風氣來看,民眾對運動模式的觀念也有所轉變,現在不只是實體,我們在市面上已經越來越容易看到各種由專業教練所帶領的線上運動課程。台灣的健身商機已開始走出新的里程碑,一個不受空間與時間限制的形式開始到來。在未來與疫情共存的生活中,是否能成為民眾運動模式的常態,將會是十分值得觀察的議題。

     
Copyright© CHINA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