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列表】


疫情影響下 網購平台蓬勃發展  
  2020/09/15
王宇祥
瀏覽人次:1918
關鍵字:宅經濟;網路銷售;零售業;行動裝置;指尖經濟;電子商務

零售產業的概況與發展   

  台灣的零售業於近十年間快速成長,根據中華徵信所出版的《2020年度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研究》,可將零售業分為三大類別,包含「一般批發零售業」、「無店面零售業」及「零售式量販業」。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所公布之行業分類準則,凡從事有形商品之批發、零售、經紀及代理之行業均屬之。銷售商品所附帶不改變商品本質之簡單處理,如包裝、清洗、分級、運送、安裝、修理等亦歸入本類。經濟部商業司於今年2月即針對該行業進行因應對策評估,因受 COVID-19 肺炎疫情衝擊內需消費市場,零售業營收下滑,政府推行振興方案並推動台灣網路零售發展,根據經濟部統計,台灣7月整體零售業營業額達3,351億元,年成長率約2.5%,終止連續5個月負成長。

《表一》一般批發零售業一覽
資料來源:2020年度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研究
說明:本表係根據公司之年度個體營收排名。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所訂定之行業標準分類,無店面零售業係屬於批發及零售業中之項目,並根據業務內容再細分為電子購物及郵購業、直銷業、未分類其他非店面零售業等三項,而近年盛行之電子商務銷售模式,多數均屬於無店面零售業者,在2019年底前,我國電商產業已在飛躍性的成長,政府也意識到產業在進行結構性的轉變,於2019年10月21日發布「經濟部中小型店家數位轉型補助作業要點」,試圖協助中小型店家改善體質,使其數位化、電商化程度成長。

《表二》無店面零售業一覽
資料來源:2020年度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研究
說明:本表係根據公司之年度個體營收排名。

  零售式量販業即為量販店,為一倉庫型商店,販售多樣化民生用品,同時以大量進貨壓低售價,滿足顧客對低價、一次購足的需求。零售式量販業通常擁有大型賣場、充足之停車場設備、商品種類多樣化、購物環境舒適、採購成本較低及週轉性高等特性,但亦有投資成本高、土地取得不易,且大包裝品不易消耗、據點較少、營業利率低等劣勢,加上產業步入成熟期,進而邁入連鎖化經營型態,成為大者恆大的趨勢發展。在台灣的知名廠商即為大家耳熟能詳的好市多、大潤發及家樂福等。

《表三》零售式量販業一覽
資料來源:2020年度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研究
說明:本表係根據公司之年度個體營收排名。

網路銷售額持續攀升
消費模式的變革顛覆零售業格局

  宅經濟帶動線上通路與電商業者發展是無庸置疑的,2020年初COVID-19(新冠肺炎)影響全球經濟體系,而統計數字上亦顯示網路銷售亦在疫情的影響下提升了不少業績。根據經濟部統計處於今年8月發布的《產業經濟統計簡訊363》,即提及了「宅經濟」的發酵,帶動了網路銷售額的良好成長,目前零售業網路銷售額持續成長,近三年年增率皆在10%以上,且僅2020上半年即達到1,587億,有望超越2019年之總額。當前網路購物平台發展良好,行動裝置如手機與平板電腦的使用亦是越來越普及,消費者相較於傳統的消費模式,透過網路購物能夠更快速、更便利。

《圖一》零售業網路銷售近年營業額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圖二》美國與台灣零售產業網路銷售比重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台灣零售產業網路銷售比重近三年來皆有所提升,自2017年的6.2%提升至2020年Q1的8.6%;而至於美國方面,亦於近三年來皆穩定提升,2020年Q1亦達到11.5%的水準,網路購物目前蔚為世界潮流,根據市場調查公司Tinuiti所做的報告「2020年值得關注的15種創新零售趨勢」,數位購物與實體購物間界線越來越模糊,對於零售商而言,也將更注重網路零售的市場。

  網路購物於疫情期間的重要性,使零售業者更加重視線上銷售服務,未來零售產業的銷售模式亦將會持續受到宅經濟興起的影響,民眾轉趨線上管道消費,預期我國零售網路通路的總營業額亦能有所提升,對於各類型零售業者而言,如何強化網路電商銷售能力也將愈加重要。

     
Copyright© CHINA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