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PMG安侯建業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華金融科技產業促進會(FIDA產促會)、CRIF中華徵信所,在8月25日共同出版《台灣金融科技發展100個關鍵問題》 (100 Questions : Fintech Development in Taiwan) 刊物。
KPMG安侯建業副執行長暨金融服務產業主持會計師吳麟表示,KPMG安侯建業長期關注全球以及台灣金融科技發展趨勢,近年金融科技的投資金額與數量持續穩定成長,東南亞地區也快速崛起。在業界與主管機關開始重視資料共享、開放銀行與身分驗證等議題後,可以看到金融業者與金融科技業者的合作越加密切。所以KPMG透過蒐集產、官、學界各方意見,彙編成《台灣金融科技發展100個關鍵問題》,希望能給予各界做為未來發展金融科技的參考依據。
《台灣金融科技發展100個關鍵問題》是針對台灣金融科技發展九大面項進行問題聚焦,包括:「共同討論議題」、「KYC身分驗證」、「支付」、「資本市場」、「財經素養」、「客戶參與」、「監管科技」、「保險科技」和「普惠金融」。
KPMG安侯建業數位創新服務營運長賴偉晏表示,從各界關注的問題可看出民眾對於金融科技發展的議題已經越來越明確,且著重於隱私保護及使用體驗等個人化感受。他也提出三點建議:
- 加強個人資料的權利義務之落實
在歐盟GDPR及台灣個資法修正過後,消費者對於個資保護意識提升,針對金融服務牽涉的個資管理與保護議題,提出許多考量。業者對於目前個資法規的模糊地帶保持疑慮,進而影響業務及技術的發展。是否有金融科技及個資保護的專責主管機關,來管理各項權利義務,更是消費者及業者共同關心的議題。 - 改善客戶體驗方法的提升
良好的客戶體驗已成為企業必備的基本能力,根據KPMG蒐集的資料顯示,過多的資訊、繁瑣的步驟、太長的等待時間,皆是消費者希望能夠被改善的問題。消費者期待政府及業者透過政策與技術,例如Open API的資訊串接與數位身分證整合,提供更簡便、快速的資訊服務平台及身分驗證方式。 - 主管機關政策的管理與開放
KPMG發現,業者期待相關業務內容的規範制定,可以透過風險高低、規模大小、涉及內容進行分級管理規範。給予創新業務開放更好的發展環境與彈性空間,並建立平台讓雙方進行政策建言與政策宣導,讓主管機關在風險控管及鼓勵創新之間取得平衡。
中華金融科技產業促進會(FIDA產促會)楊瑞芬理事長指出,蔡總統在今年的就職演說上,特別揭櫫盡速規劃成立數位發展部會。金融科技產業做為推動數位國家政策的先驅產業,若能夠由專責的數位發展部會協助金融科技以及數位經濟的發展,才有機會解決這些創新領域的跨部會問題,更才能擬定數位經濟下的策略,來扶植更多元的金融科技新創業者在國際競爭與發展。而國家發展委員會積極推動的My Data及相關資料開放的政策中,也有助於往推動消費者資料權的方向前進;當然,從推動到能立法確保人民的資料權還有相當大的距離,但據悉國發會今年將推動個人資料保護法的修法,以與歐盟的資料保護法(GDPR)做接軌。此外,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新任黃主委也不斷地強調,會協助鬆綁更多的金融相關法令;儘管金融科技產業發展不在目前金管會的主管內容,但這些都是金融科技產業所歡迎與樂見的政策。
CRIF中華徵信所郭曉薇總經理則表示,金融科技把金融放在前面,不是因為金融科技只能金融業來做,而是如何使用科技來達到金融普惠之目的。很多金融業的朋友會擔心競爭,但就算台灣沒有競爭,出了台灣也是一樣要跟其他全世界的金融科技業者競爭。重點是誰可以創造更多的價值,誰可以快速反應市場,解決客戶問題。台灣金融科技發展一直都相當辛苦,雖然台灣有科技之島的美譽,但就金融環境這一塊,跟其他不是科技為核心的國家比,竟然困難重重。《台灣金融科技發展100個關鍵問題》用一個更全面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希望能提供給政府各相關主管機關參考。讓金融科技發展能夠帶給台灣更數位化,來迎接未來的挑戰,這是整體台灣經濟的考量,而非侷限於單一產業。
※本文由KPMG安侯建業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