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列表】


實質選擇權(實物期權)評價法之意義及重要性 (上)  
  2020/04/14
謝國松
瀏覽人次:1696
關鍵字:企業價值評估;投資決策;淨現值;NPV;實質選擇權
圖片來源:CRIF圖庫

壹、前言

  企業經營過程中無可避免地必須經常對面對的問題做出選擇及決定,例如是否接受A公司的小額緊急訂單? 是否擴建廠房、增加產能?是否投資海外建廠、進入當地市場?擴建廠房、投資海外建廠、進入當地市場等決策在企業經營管理上稱為「長期資本支出決策(Long-term capital expenditure decision)」,因為相較於是否接受A公司的小額緊急訂單,以上類型之決策對於企業之影響都超過一年以上、金額通常巨大,因此必須與企業長期發展策略相結合。企業在進行此類長期投資決策時,必須經過縝密的規畫、蒐集分析大量的資料、運用財務分析技術,希望最後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透過有效的執行投資計畫、獲得預期的美好投資效益。

  對於上述「長期資本支出決策(Long-term capital expenditure decision)」,傳統財務分析技術主要的運用方法為「淨現值法(Net present value method, NPV)」與「內部報酬率法(Internal rate of return method, IRR)」。以上兩種方法主要是以投資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做為評估衡量投資案是否值得採行的依據:NPV法是以設定的合理投資報酬率作為折現率,透過比較長期投資案必須投入現金(現金流出)的現值及該投資案預期帶來現金流入的現值,如果淨現值(現金流入現值扣除現金流出現提)大於零,則代表在設定的報酬(折現)率下,此投資案值得進行;IRR法則是比較在淨現值為零的時候,所隱含的內部報酬率與設定的報酬(折現)率,如果大於設定的報酬率,代表值得投資(以設定的較小報酬率計算的淨現值也為正),反之如果小於設定的報酬率,代表不值得投資(以設定的較小報酬率計算的淨現值也為負)。

  然而傳統NPV法並未考慮企業在作長期投資案決策時未來有機會修正原經營決策的能力與價值,特別是生物醫藥相關技術(Technology related with bio-pharmaceutical)的投資案,例如新藥開發技術的研發投資,在研發各階段所需耗費的時間及投入成本、臨床試驗成功率、獲得藥品許可證後之營業收入、費用及利潤等,皆是高度不確定的項目。企業在面對此等高度不確定的狀況時,理性的投資決策者必須將採取彈性態度,隨時根據內外在環境的變化做出最適當的動態因應,因此對於此類投資決策也必須採用動態的價值評估方法。對於未來不確定高、變化較大的產業及其相關的長期投資案、學者專家認為實質選擇權(實物期權)評價法(Real option valuation method, ROVM)是最佳的動態評估方法,因為傳統NPV法存在下列的重大缺點:

  1. 管理者以目前對市場的認知,作為未來投資情況的假設。
  2. 傳統NPV無法把不確定性的概念完整地納入資本預算中,將會低估資產或企業的投 資價值。
  因此近年來越來越的企業開始使用新的觀念與技術:運用實質選擇權評價法 (Real option valuation method, ROVM)評估各類具高度風險投資案的價值,以作為是否投資的依據。

貳、實質選擇權(實物期權)之意義及種類(The meaning and classifications of real option)

一、實質選擇權的意義
  實質選擇權是引用金融選擇權(Financial option)的觀念,推演運用到經濟上的實質投資,故又被翻譯為「實物期權」,其意義係針對實質性(實質的有形、無形資產)投資中所隱含的權利而非義務,可以用預定的投資成本(履約價格),在預定的投資期間(選擇權的壽命),針對特定投(實質的投資、資產,而非金融資產)依照其性質,採取特定行動(延期、擴充、縮小、放棄等)的機會與權利。
  實質選擇權法與淨現值(Net present value, NPV)法相比較, 最大的差別在於實質選擇權法非常重視決策彈性的價值,將「管理彈性(Management flexibility)」作為評估投資決策的考慮因素。所謂管理彈性系指管理者在面臨未來不確定情況下,有權利依不同的情況修正方案,改變既定的營運策略。因此實質選擇權的價值有時也被稱為「決策淨現值(Strategic NPV)」。

二、實質選擇權的種類(The classifications of real option)
  根據學者的研究《註1》,實質選擇權(實物期權)的種(分)類可彙總如下表所示:
《註1》Don M Chance, CFA, and Pamela P. Peterson, CFA, Real Options and Investment Valuation, Research Foundation, 2002.

作者謝國松博士:會計師;(台灣及大陸)評價分析師;(NACVA)證券分析師;
        中華民國稅務與專利代理人、仲裁人。

     
Copyright© CHINA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