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舊產品 翻轉商業模式 新創企業的起點都是從產品出發,不論是改變現有的產品加入新興科技,像是車載電子系統、導航等,都是改良舊有的產品加入GPS定位系統,讓駕駛人可以省去翻閱地圖甚至是規劃路程的困擾,讓行車更簡單方便;亦或是改變既有的流程、服務模式甚至是商業模式,如最知名的airbnb、expedia等。
過往在訂房時必須先從網路上大量蒐集客房資訊,再依照各式不同的房務需求進行人工篩選,才能選擇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房型,但airbnb、expedia等新創平台出現後,改變了舊有的商業模式,他們蒐集、歸納消費者對於房型的需求,網站介面能更直觀的進行點選,替消費者解決了中間篩選的困擾,讓訂房不耗費更多的時間,也能找到理想的住宿地點。此外,人們在有房務需求時是需求者,但當需求者自身也有空房可提供時,透過這樣的新創平台就能進行身份的轉換,成為供給者,讓供需不再只是單向的模式,且讓交易快速活絡起來,而這也是共享經濟的起點。
新創資金難籌 政府民間動起來
當有了創新的點子或是產品後,面臨到的第一個問題便是資金,資金往往是支持一間企業的重要因素,這也是為什麼政府逐年重視補捐助中小、微型企業的原因;透過在草創時期協助企業一步一步成長茁壯,期望企業可以渡過初始的風雨及挑戰。但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業諮詢服務中心的統計,
創立一年內倒閉的企業佔總數的90%,而順利度過第一年、在未來四年內倒閉的企業比例仍高達九成,最後存活下來的企業只有五年前的1%,如此低的存活率,即意謂著創立的前五年,是新創企業面臨最大挑戰的時期。
資料來源: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本研究整理
政府逐漸重視到這個問題,除了編列許多補捐助條例之外,也透過法令鬆綁、稅率減免等方式,鼓勵發展較好的企業轉投資新創企業的方式;除了政府的挹注之外,許多民間企業也發起創投機制,如天使輪、種子輪等外部資金獲得方式;期望透過官方與民間投資人的努力,讓擁有創新點子的企業能夠度過變動較大的前五年,成功在商場上創建新的商業行為。
在我們對新創企業的來龍去脈有初步的瞭解後,後續將針對現有的新創企業如何衝擊傳統(舊有)產業,來進行更進一步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