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列表】


台灣租車服務市場的現況與挑戰  
  2025/02/25
黃筠禎
瀏覽人次:255
關鍵字:租車服務;大眾運輸;汽車租賃;和運;格上;中租;訂閱制
資料來源:CRIF IMAGES

  如今台灣大眾運輸系統越來越方便,民眾依賴高鐵、台鐵、捷運、客運等公共交通工具通勤或出遊的情況增加,從TPASS通勤月票的穩定成長至台灣高鐵2024年的年營收突破530億,皆顯示出民眾對於大眾運輸系統的依賴程度與日俱增。然而,儘管政府推廣公共運輸,台灣民眾在交通慣性、便利性與隱私性上,仍無法如此迅速的改變。根據交通部公路局的統計,2024年累計汽車新車領牌數雖然較2023整年度下降約4%,卻仍是歷史第三高的45.7萬輛。但不得不面對的是,隨著物價持續上漲,許多家庭的消費壓力亦隨之增加。購車不僅需要一次性的高額支出,還包含後續的保險、油費、保養維修等成本,在沒有頻繁使用需求的情形下,若真的有自用車需求,「租車」便成為了選項。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的報告《註1》,2024全球年汽車租賃的市場規模為1407.4億美元,預測2034年的營收會達到3241.4億美元,並預期在2024年至2034年間,該市場的複合年成長率為8.7%(詳如圖1)。

《圖1》全球汽車租賃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Precedence Research,CRIF中華徵信所製圖

  台灣汽車租賃市場在疫情後也有不錯的表現,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庫顯示,台灣「汽車租賃業」的銷售額在2020年至2021年的增長率為8%,雖然在2022年出現3.5%的負成長,但隨後在2023年時又恢復正向成長,年成長率約為23%(詳如圖2)。

《圖2》臺灣汽車零售與租賃的市場現況
資料來源:財政部統計資料庫,CRIF中華徵信所製圖

  根據CRIF中華徵信所TOP5000的排名調查,近五年(2020年~2024年)連續入榜的三家汽車租賃業者,分別為和運租車《註2》、格上汽車及中租汽車(詳如表1)。連續入排行榜前三名的和運、格上為國內兩大租車公司,和運以企業端客戶為主,格上則以消費端市場為主,雙方近年所推出的租車訂閱制《註3》,成為了租車服務的主力模式。中租則在去年以「URiDE」積極佈局共享汽車市場。

《表1》近五年汽車租賃業TOP5000入榜的前五名業者
資料來源:CRIF中華徵信所 臺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此外,也由於共享經濟與訂閱經濟的興起,租車服務的便利與多樣性也進一步得到了提升,除了營運穩定的企業長租服務外,針對消費者短租服務的多樣化,更能契合現代人生活型態的變化。無論是商務需求、休閒旅遊或日常通勤,都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降低持有汽車的壓力,進一步推動租車服務市場的拓展。

《表2》租車服務的分類與說明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數位時代,CRIF中華徵信所彙整製表

  然而,在聚光燈下總是會伴隨著陰影,共享租車興起後,消費者的負面反應也層出不窮,如:租車時發現車內留有垃圾、異味食物或個人物品,影響車輛的清潔與衛生問題等;同時,租車所帶來的風險與賠償糾紛,更是消費者在租車時最為擔驚受怕的問題。此外,由於國旅熱度降低、地震天災等影響,租車業者在2024年也面臨了嚴重的考驗,如:2024年汽車租賃業銷售額較前一年衰退《註4》、iRent於2024年上半年的營運虧損、車輛使用率下降等,都可能會造成租車服務市場的發展不如預期《註5》

  即便如此,在消費者交通習慣已經改變的現在,雖然市場仍充斥著外部的不確定性,但業者仍應透過優化租車的流程、提供多樣化的車款選擇、推出具吸引力的價格優惠策略、確保車輛的品質保證與安全可靠的行車體驗等服務項目,提升本身業者的市場競爭力,進而增加消費者願意使用的可能性;同時,亦積極發展相關共享租車、訂閱制度或與不同租車業者合作等租車服務的商業模式,提供消費者更加便利的服務內容。未來汽車租賃市場的發展潛力,仍值得我們持續的關注與探討。

《註1》Car Rental Market Size | Share and Trends 2024 to 2034
《註2》由於和潤企業與和運租車同屬和泰集團,且本文內容以租車服務為主,故不納入和潤企業。
《註3》工商時報《訂閱制發燒熱 租車市場黑馬》
《註4》財政部統計資料庫顯示,累計至2024年汽車租賃業銷售額為1,996.5億,相較去年同期下降約0.7%,若進一步觀察下半年(7-10月)之下降幅度更為明顯(12.4%)。
《註5》TVBS新聞網《不玩國旅衝擊! iRent上半年虧、車輛使用率降》
     
Copyright© CHINA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