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列表】


企業價值績效分析:長期營運資產篇(下)  
  2024/02/20
謝國松
瀏覽人次:191
關鍵字:企業價值;長期資產;績效;關鍵動因;效率提升;無形資產;衡量指標
圖片來源:CRIF IMAGES

《接上篇》

二、主要績效衡量指標
  針對以上影響財產、廠房及設備作業效率之關鍵動因,必須訂定績效衡量指標,以實際了解作業績效:

  1. 財產、廠房及設備週轉次數
    財產、廠房及設備週轉次數,亦可視為資本密集度的衡量指標,計算公式如下:
    財產、廠房及設備週轉次數=平均財產、廠房及設備帳面金額/銷貨收入
      此項指標前後期(年度)的比較、長期趨勢分析,以及與同業競爭對手或標竿企業的比較,可以衡量資本密集度是否適當,以及對長期有形營運資產的運用效率。
  2. 財產、廠房及設備以原始成本衡量之週轉次數
    本指標係以財產、廠房及設備之原始成本替代帳面金額(原始成本剪除累積折舊後之金額)來計算週轉次數,計算公式如下:
    財產、廠房及設備週轉次數=財產、廠房及設備原始成本/銷貨收入
      此項指標在企業的財產、廠房及設備之累積折舊金額不大時特別適合,另外本指標亦可排除採用不同折舊政策(方法)所帶來得偏差。
      此項指標前後期(年度)的比較、長期趨勢分析,以及與同業競爭對手或標竿企業的比較,可以衡量資本密集度是否適當,以及對長期有形營運資產的運用效率。
  3. 長期有形營運資產再投資比率(Long-term tangible operating asset reinvestment rate)
      為了解企業之長期有形營運資產投資是否足以支持未來營運、提供足夠德成長動能,無論外部財務分析師或內部管理人員,有必要追蹤與觀察企業之長期有形營運資產再投資比率之水準與變化情況,計算公式如下:
    長期有形營運資產再投資比率=年度長期有形營運資產再投資金額/年度折舊費用金額。
      為了去除單一年度的波動性,本比率亦可以一段時間(例如最近三年或五年)的總長期有形營運資產投資金額除以同一段時間之總折舊金額,作為衡量企業有形資本再投資比率是否適當的指標。

肆、無形資產運用效率之提升與績效衡量(The Increase and Performance of Inventories Operating Efficiency)

一、關鍵動因及效率提升
  企業在尋求提升無形產作業效率前,必須先了解影響無形資產之運用及作業效率之關鍵因素(動因);基本上影響無形資產的關鍵因素(動因),與想想財產、廠房及設備之關鍵動因大致相同,因此不再贅述。

二、主要績效衡量指標
  針對以上影響存貨作業效率之關鍵動因,必須訂定績效衡量指標,以實際了解作業績效:

  1. 無形資產週轉次數
    無形資產週轉次數計算公式如下:
    無形資產週轉次數=平均無形資產帳面金額/銷貨收入
      此項指標前後期(年度)的比較、長期趨勢分析,以及與同業競爭對手或標竿企業的比較,可以衡量資本密集度是否適當,以及對長期有形營運資產的運用效率。
  2. 無形營運資產再投資比率(Long-term intangible operating asset reinvestment rate)
      為了解企業之長期無形營運資產投資是否足以支持未來營運、提供足夠德成長動能,無論外部財務分析師或內部管理人員,有必要追蹤與觀察企業之長期有形營運資產再投資比率之水準與變化情況,計算公式如下:
    長期有形營運資產再投資比率=年度長期有形營運資產再投資金額/年度折舊費用金額
      為了去除單一年度的波動性,本比率亦可以一段時間(例如最近三年或五年)的總長期有形營運資產投資金額除以同一段時間之總折舊金額,作為衡量企業有形資本再投資比率是否適當的指標。
  3. 商譽或商譽以外無形資產之減損金額
      按照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36號「資產減損(Asset impairment)」之規定,企業因為企業合併(Business combination)所產生之商譽,必須每年定期進行減損測試,一旦發生減損(帳面金額小於可回收金額),必須立即沖銷商譽減損的部分,並認列相同金額之減損損失,且商譽之減損損以後期間不得迴轉。商譽以外之無形資產每年亦應注意否已發生減損的跡象,例如運用無形資產生產之產品市場大幅萎縮、新競爭者加入市場或消費者習性轉變導致訂單大幅滑落,則必須進一步行減損測試了。
      因此任何商譽或商譽以外無形資產之減損損施,都代表該無形資產作業效能的大幅滑落,無論企業外部的財務分析師或企業內部的管理人員,都應詳細分析原因,回饋到未來投資決策的重要評估與衡量的因素。
伍、建立衡量經營效能的關鍵績效指標儀表板

  有衡量才有數字,有數字才能進行實質管理。如同本專欄文章所建議:企業應根據上述衡量長期有形與無形營運資產作業績效的主要指標,建立「長期有形營運資產績效儀表板(Long-term Tangible Operating Assets Performance Dashboard)」及「長期無形營運資產績效儀表板(Long-term Intangible Operating Assets Performance Dashboard)」,即可時時監控,了解長期有其與無形營運資產的經營效率和效能的實際變化與績效(表現),一方面能長期維持良好的經營效能,另一方面也能儘早發現經營效能不彰的深層因素,並且對症下藥,提出有效的因應對策。

陸、結論

  企業經營管理的最主要目標,仍然是為全體股東創造股東權益最大的價值,然而要達到此目標,必須清楚了解績效、財務、價值之間的關係與連結,並且建立適當的「價值績效儀表板(Value Performance Dashboards; VPD)」。本文進一步說明如何透過觀察影響長期有其與無形營運資產的經營績效的關鍵動因,如何運用對關鍵動因之衡量指標,建立「長期有形營運資產績效儀表板(Long-term Tangible Operating Assets Performance Dashboard)」及「長期無形營運資產績效儀表板(Long-term Intangible Operating Assets Performance Dashboard)」。如此一方面能長期維持長期有形與無形營運資產良好的經營效能,另一方面也能儘早發現經營效能不彰的深層因素,並且對症下藥,提出有效的因應對策,相信必能協助作好價值創造與價值衡量的工作,達成前述為全體股東創造股東權益最大的價值而邁進,是所至盼!

作者謝國松博士:會計師;(台灣及大陸)評價分析師;(NACVA)證券分析師;
        中華民國稅務與專利代理人、仲裁人。

     
Copyright© CHINA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