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列表】


歐盟永續發展架構:如何制定中小企業永續策略  
  2023/12/26
CRIF Synesgy原文/CRIF Solutions Team編譯
瀏覽人次:413
關鍵字:ESG;永續策略;中小企業;永續發展架構;歐盟:CSRD;CSDDD
圖片來源:CRIF IMAGES

  在當今世界,永續發展已成為企業(包括中小企業(SME))的關鍵因素,無論其規模大小。由於中小企業被認為是經濟的支柱,因此中小企業必須建立永續發展架構,以確保獲利和負責任的營運。

▍為什麼永續發展對中小企業很重要
  提高中小企業對永續問題的認識和參與,對於實現這些目標和遵守歐盟層級的監管義務都是必不可少的。事實上,歐盟的立法格局近年來發生了變化,引入了一些義務,這些義務已逐漸直接延伸至中小企業,或者如果它們是大公司供應鏈的一部分,則間接影響它們。

▍企業永續發展報告指令(CSRD)
  擴展這些義務的一個例子是企業永續發展報告指令(CSRD),這是歐洲立法者於2021年推出的監管架構,用於取代先前的歐洲非財務報告指令(NFRD)。其主要目標是加速向更永續的經濟轉型並打擊漂綠行為。
  CSRD將報告義務擴大到歐洲50,000家公司,並要求從2023年起員工人數大於250人的企業披露非財務資訊。此外,它還提議將報告要求擴大到上市中小企業(SME),不包括微型企業,分階段實施,直至2027年。
  遵守CSRD的重點是治理和衡量,要求公司建立內部問責結構並追蹤關鍵績效指標(KPI),以評估永續發展目標的進展。
  根據CSRD的要求,企業永續發展報告包括商業模式描述、永續發展政策、負面影響緩解、風險管理和相關關鍵績效指標等要素。準確識別和追蹤永續發展關鍵績效指標對於衡量績效和履行報告義務至關重要。

▍企業永續發展盡職調查指示(CSDDD)
  委員會於2022年2月推出了企業永續發展盡職調查指令(CSDDD)。其目的是促使企業採取永續和負責任的企業行為,將人權和環境考量納入公司的營運和治理中。
  該指令要求公司,包括其子公司和價值鏈中的公司,必須識別、預防、減輕和解釋負面的人權和環境影響。該指令適用於具有一定規模和經濟實力的歐盟有限責任公司,以及特定高影響行業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和在歐盟運營的非歐盟公司。
  雖然這些義務並不直接適用於中小企業,但如果它們是屬於該指令管轄的組織的供應鏈的一部分,則它們可能會受到間接影響。為了履行盡職調查義務,公司必須將盡職調查納入政策,識別和解決潛在影響,建立投訴程序,監控措施的有效性,並公開傳達其盡職調查工作。該指令還規定了董事監督盡職調查實施並將其納入公司策略的職責。

▍歐盟分類法規(The EU Taxonomy regulation)
  歐盟分類法規是歐盟永續金融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市場透明度工具。它的推出是為了為公司和投資者提供共同語言,以識別符合歐盟2030年氣候目標的「永續」活動和投資。該法規旨在將資本流向永續投資,管理與氣候變遷和環境退化相關的金融風險,並提高金融和經濟活動的透明度和長期願景。
  委員會用於對「永續活動和產品」進行分類的標準包括對環境目標的重大貢獻、避免對環境目標造成重大損害、遵守最低保障措施以及遵守歐盟委員會制定的技術篩選標準。雖然該法規主要影響金融市場參與者和顧問,但它為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企業提供了一個架構,以評估其活動並使其與永續目標保持一致。透過遵循法規中概述的步驟,企業可以做出重大貢獻或避免對環境目標造成重大損害。

▍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
  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是歐盟推出的一個工具,作為其加速永續轉型和促進負責任的商業行為的努力的一部分。它旨在解決碳排放重新分配問題,是歐盟「Fit for 55%」議程的關鍵要素。C.B.A.M將國內產品的碳價格與進口產品的碳價格掛鉤,以防止環境標準較低或碳強度較高的進口國家破壞歐盟氣候政策。
  這項機制與世貿組織相容,鼓勵全球產業採用更環保、更永續的技術。它自2023年10月1日起適用於公司。在此初始階段(過渡階段),它涵蓋水泥、鋼鐵、鋁、化肥、電力和氫氣的進口。
  在此階段,這些商品的歐盟進口商必須報告進口量和內含溫室氣體排放量,而無需進行任何財務調整。過渡階段允許報告的靈活性。然而,從2026年起,進口商將需要購買並提交進口貨物排放量的「C.B.A.M證書」
  C.B.A.M將在過渡階段進行審查,以完善其方法並評估將其範圍擴大到ETS部門生產的其他產品的可能性。雖然C.B.A.M主要影響進口商,但它也為參與所涵蓋商品生產和貿易的企業(包括中小企業)規定了義務。

▍中小企業策略定義與架構設定
  儘管制定永續發展策略的任務對於中小企業來說似乎是艱鉅的,但這並非不可能。
  透過幾個簡單的步驟,中小企業可以創建一個符合其業務目標並符合國際標準的永續發展架構。聯合國全球契約(UN Global Compact)透過創建MAJU架構為中小企業環境的永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該工具包(toolkit)被認為是一個簡單的逐步指南,可幫助中小企業以更適合自己的方式實現永續發展,並幫助您掌握基礎知識來入門。

▍公司影響評估
  制定永續發展策略的第一步涉及評估公司的環境和社會影響。這包括檢查能源和水的使用、廢物產生和碳排放。評估產品或服務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也很重要,例如它們對自然資源的使用或參與生產的工人的工作條件。
  為了了解公司影響的可能來源,可以進行不同的自我評估流程。為中小企業目的而進行調整的全球ESG架構簡化的一個例子是為中小企業制定的氣候揭露CDP架構(CDP framework)。Synesgy提供了另一個自我評估的例子。評估過程使用定性定量問卷進行,完成後,根據所提供的資訊對ESG績效進行總結評估。Synesgy採用的方法是基於各種國際永續發展標準,包括全球報告倡議、聯合國全球契約、碳揭露計畫和歐盟分類指南。

▍欲達成項目標的(Target)的定義和目標(Goal)設定
  一旦組織評估了其當前的影響,就可以設定提高永續績效的目標(Goals)和欲達成項目標的(Targets)。應建立具體的、可衡量的和可實現的目標,這些目標與組織的業務目標保持一致,並考慮任何相關法規或行業標準。
  可以設定諸如在明年內減少一定量的能源使用量或增加產品中的回收含量等目標來追蹤進度並向利害關係人展示組織對永續發展的承諾。

▍制定行動計劃
  為了實現永續發展目標,必須制定行動計畫來概述提高永續發展績效的步驟。該計劃必須包括每個目標的具體行動、時間表和責任方。
  例如,減少能源使用的目標可以透過進行能源審計來確定可以減少能源消耗的領域、升級到更節能的設備或照明、實施員工培訓計劃以鼓勵節能行為以及安裝可再生能源系統來實現,例如太陽能電池板或風力渦輪機。

▍計畫實施和績效監控
  制定行動計畫後,就需要實施。營運、採購決策或供應鏈可能需要調整。向利害關係人(包括員工和客戶)傳達永續發展目標和進展也很重要,以獲得對永續發展努力的支持。
  監測和報告永續發展績效對於追蹤進度和確定需要改進的領域至關重要。應定期檢視永續性指標,例如能源使用或廢棄物產生,並報告目標和具體欲達成項目的進展。這些資訊可能為進一步改進或對行動計劃進行必要調整提供機會。

▍利害關係人參與
  與利害關係人的合作對於中小企業永續發展策略的成功至關重要。這包括員工、客戶、供應商和中小企業社群的其他成員。
  中小企業應向這些利害關係人傳達其永續發展目標和進展,並尋求他們的回饋和意見。與利害關係人合作還可以幫助公司發現永續發展改進的新機會。

《原文出自CRIF Synesgy官網》

     
Copyright© CHINA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