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RIF IMAGES
目前對於ESG績效的評等,通常是根據以下五大永續準則建立平等的細項指標:
1. SASB (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
2. GRI(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
3. UN 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4. 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
5. UN PRI(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
一、SASB準則
SASB全名為「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於2011年在美國舊金山成立,是一個非營利永續會計準則機構。為了使投資者更加了解企業價值並減少評價的落差,SASB制定出更全面、完整,且值化與量化並行的永續資訊揭露標準,以滿足投資者的資訊需求,有利於企業更全面性的展現績效與價值。
SASB於2018年公布了涵蓋5大面向、11項產業別、77項行業別與26項通用ESG議題的SASB準則指標,將可能影響財務狀況與營運績效之ESG議題列出,成為一套可自願性採用的準則,並逐漸被企業採用。
- 5大面向:
環境、社會資源、人力資源、商業模式與創新、領導力及公司治理。 - 11項產業別:
消費品、提取物和礦物加工、金融、食品與飲料、衛生保健、基礎設施、可再生資源和替代能源、資源轉化、服務、科技與通訊、運輸。
平均而言,每個行業標準有6個揭露主題、13個會計指標,整體約75%會計指標為定量的性質。
二、GRI準則與SASB準則的差異
GRI準則與SASB準則最大的差異如下:
- SASB對指標衡量方法有相對明確之指引,提高可比性:
如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定義、範疇、計算方式、資料收集方式、參考文獻,以及指標呈現單位均一致,方便投資人做比較分析;而GRI準則在多數情況下,係提供可以參考的文獻,建議讓企業得自行評估選擇使用,然後透明揭露。 - 產業特定指標:
SASB將產業分為77項,考慮對企業有長期影響的永續5大面向,訂定不同指標(Accounting Metrics)來凸顯產業風險或機會。如溫室氣體排放量,半導體產業被額外要求揭露「來自全氟化合物(PFCs)的排放量」,而農產品則無特別要求。故針對不同的產業,SASB會要求揭露能協助釐清永續表現原因的指標,使產業領先者表現更容易被投資人辨識。 - 活動指標:
活動指標可幫助投資人常態化指標數據。如SASB規定食品零售商產業需揭露「冷媒排放的範疇–溫室氣體排放量」,並必須揭露活動指標「店家數」,以供透過常態化指標資訊(強度分析),而不僅是要求揭露排放總量,才有助於排除因企業營運規模不同所導致的數據差異。

圖片來源:Materiality Map
三、SASB準則指標揭露 目前已有多家企業採用SASB準則,並將其資訊融入永續報告書中,再附上SASB索引表或單獨提供SASB索引表、單獨出SASB指標報告。
企業如何決定將SASB產業指標資訊以何種型態或何處揭露?主要考慮其產業關注的投資者或其他也會對SASB指標資訊有興趣的的利害關係人方便取得性,也能參考同業的揭露方式。重點還是要讓投資者、利害關係者可以容易、快速取得這些有用資訊。
四、資訊揭露
所有利害關係人溝通的總體資訊,除了GRI準則外,SASB準則能特別提供投資人所需各產業別對財務有重大性影響的永續面項指標揭露。
資本市場在永續發展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永續金融商品成了投資人、被投資人及永續發展三贏的重要議題,因此投資人對永續資訊的需求提升,企業與投資人透過永續報告書中所揭露的SASB準則,有效溝通對財務的重大資訊。
SASB準則指標凸顯產業風險及機會,可以幫助企業更加落實永續經營管理,也可協助投資人落實永續投資,推進永續發展。此外證券主管機關強化資訊揭露已經成為不變的趨勢,在公司治理3.0推動企業永續經營中提及「強化上市櫃ESG資訊揭露」,將現行CSR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改為永續報告書,並已於2022年正式實施,以強化董事會職能、利害關係者溝通。因此未來上市櫃公司在編製與申報2022年永續報告書時,需同時依循GRI、SASB及TCFD揭露相應內容。
作者謝國松博士
學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學博士、國立澳洲南澳大學企管博士
專業資格:會計師(台灣與大陸)、評價分析師(NACVA)、證券分析師(台灣)
簡歷: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宏泰機構執行長、宏盛建設財務長
現任:誠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合夥會計師、銘傳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助理教授、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會計師業務評鑑委員會執行長、儒鴻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