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ww.synesgy.com
在永續發展的早期,許多公司將ESG永續議題視為政府監管合規問題。企業會做滿足於環境標準所需的最低要求,然後繼續正常營運,而不會過多考慮永續性如何真正有利於他們的運營。然而,隨著消費者、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這種方法已經不夠用了。如今,領先的龍頭公司已經認識到永續性可以作為競爭優勢的來源發揮戰略作用。通過採用永續的做法,企業可以降低成本、提升品牌形象,甚至創造新的收入來源。
▍企業永續發展戰略
EY Parthenon安永進行的一項研究,分析了企業戰略中永續發展方法的演變,發現永續發展作為商業戰略關鍵組成部分的變革驅動因素可以與4個主要利益相關者聯繫起來:投資者、消費者、行業同行和政府。
- 投資者
永續發展在資本市場中的核心作用與三個關鍵指標的分析有關: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永續性在金融產業的重要性導致了ESG評級和分析平台的興起,例如 Sustainalytics、Refinitiv和Bloomberg。該研究表明,如果公司在其商業模式中不考慮ESG標準,則90%的全球機構投資者會調整修改投資。 - 消費者
隨著客戶意識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以及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損害,對永續產品的需求正在增加。為購買「永續」產品而支付更多費用的意願,以及為解決碳排放和資源使用問題而改變習慣的意願正在推動影響著購買決策。ICCR研究所進行的一項研究報告稱,永續產品的收入增長速度約為其他產品的六倍。另一項調查結果表明,到2025年,消費者將始終喜歡對環境、人類健康和社會危害較小的產品或服務。這一趨勢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年輕一代的推動,他們比其他人更了解氣候變化將對他們的生活產生的影響,並願意為環保產品支付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 - 行業同行
推動永續發展勢在必行的動力是全球商業界越來越認識到公司的目標超越單純的利潤,公司的成功與更廣泛的生態系統中其他公司、組織和個人的福祉交織在一起運作。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永續性作為其企業戰略的核心支柱,這不僅是因為永續實踐帶來的經濟利益,還因為員工現在希望他們的工作有意義和有目的性。因此,這些公司正在對其他企業施加相當大的壓力以求效仿,從而在整個商業世界產生連鎖反應。 - 政府
隨著我們即將達到實現全球氣候目標的目標年,世界各國政府要求公司對其影響負責的壓力越來越大。來自機構的壓力通過對碳排放和環境績效的監管和稅收體現出來。由於歐盟等機構創建了許多工具(例如分類法、CSRD、ETS、碳邊界調整機制),對於不遵守永續標準和法規的公司來說,不是永續、不做永續的代價將會很高。
▍企業競爭力的永續性戰略
在企業戰略方面,永續性是一個關鍵的成功因素。永續發展戰略的落實為公司帶來不同面向的好處,例如:
- 品牌聲譽
隨著幾代人的過去,消費者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他們的決定會考慮道德因素。關於聲稱對環境和社會負責的產品的銷售增長的研究表明,做出ESG相關聲明的產品在5年期間平均累計增長28%,而沒有做出ESG聲明的產品平均增長20%。 - 吸引人才,滿足消費者需求
品牌美譽度的提高不僅會影響實際業績表現,還會吸引人才和消費者。未來十年,千禧一代和Z世代將成為勞動力和消費者中最大的一部分,與他們的需求和價值觀保持一致將成為企業的戰略需要。 - 提高效率
麥肯錫的一項研究發現,提高運營效率有助於降低公司的運營費用。改變能源結構、加強循環模型和改進製造流程以提高效率可以帶來更好的財務業績,突出了公司永續發展績效與其財務績效之間的聯繫。
▍當永續發展成為企業普遍性戰略的結果
永續發展戰略已經從單純的合規問題發展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關鍵驅動力。認真對待永續發展的公司需要採取整體方法,將環境、社會和治理考慮因素納入其運營的各個方面。他們還需要願意與他人合作並投資於永續的解決方案,即使這需要短期的犧牲。通過這樣做,公司可以為其利益相關者創造長期價值,同時也為所有人創造一個更永續的未來做出貢獻。
《原文出自CRIF Synesgy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