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RIF圖庫
「數位轉型」指的是透過數位工具、智慧科技的導入,改變企業的體質、經營流程與商業模式,進一步應對善變的市場並創造新的價值,但過去常常因根深蒂固的經營觀念、投入資源難有立竿見影的效益以及缺乏數位轉型人才等種種因素,即便是多數的大型企業,數位轉型的推動往往也都是「溫水煮青蛙」。但是,自2020年起,突如其來的Covid-19打亂了全球產業的安排與佈局,在內部與外部的多重壓力之下,數位轉型一躍成為了眾多企業的重點關注項目。
然而,數位化(數位設備導入)僅僅是數位轉型的第一步,隨著各種新興數位科技與衍生工具的加入(如: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資訊安全等),招募與培育具備數位能力的人才將會是數位轉型的重點議題,對於以數位產品或服務掛帥的相關行業更是至關重要。因此,CRIF中華徵信所市場研究部挑選了《2021年TOP5000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中超過20家的資通訊相關業者進行調查,以初探台灣大型企業對於數位人才能力的需求現況。
數位能力重點項目一覽表
註:根據20家業者針對不同數位能力項目需求進行評分後彙整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對於現階段人才的數位能力要求,無論是資通訊相關製造業或是資訊服務業,因應數據時代的到來,員工對於數位資訊的蒐集與判讀儼然已是必備的基礎能力,並且在數據價值越發高漲的現代,對於資料的保護也較過去更為重視。根據工業局的統計,台灣2020年資訊安全產業規模已超過500億元,預估在2025年將有機會上看800億元。此外,Covid-19疫情也加速了公司與員工對於遠距工作能力的要求,許多企業也逐漸轉型為「實體辦公非唯一選項」的模式。
從行業特性來看,服務業在數位轉型的進度與人才能力的要求上,相較於製造業來得更為快速。對於工具操作、資料管理、分析及其他進一步的能力要求上(如:物聯網、人工智慧),都已經是目前商業模式中所需且必要之項目。
當然,服務業的快速進化並非代表製造業不重視數位轉型的推動,而是因製造業在整體製程與設備投入上,相較於服務業而言較為缺乏快速成長的彈性。因此,在前置的準備項目會需要更多的時間與規劃,逐步累積、汰換。雖然,目前對於數位能力的重視程度不及服務業,但在未來人才的數位能力要求上,數位運作模式的概念將會是必備能力,其餘有關製造業數位轉型相關能力的要求上(如:自動化、資料視覺化、物聯網等),也看得出台灣大型資通訊相關製造業者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邁向數位轉型之路上。
面對後疫情時代的到來,許多產業勢必將會持續面臨存亡的挑戰,數位轉型後的業者是否能在存亡之際脫穎而出,將會是未來非常值得關注的議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