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列表】


「隱形」冠軍:淺談台灣隱形眼鏡市場  
  2022/03/08
陳愉珺
瀏覽人次:5597
關鍵字:隱形眼鏡;視力;近視;外銷;精華光學;彩片;3C;安全性;藥妝店;眼鏡行
圖片來源:www.opsm.com.au

   3C設備的普及是這一世代民眾生活習性轉換的關鍵原因之一,但也因為3C設備的使用率提高而造成普遍民眾視力的衰退。根據國際近視研究學會(IMI)最新的研究指出,目前全球有超過三成的人口罹患近視,預計到2030年會有高達33.6億的人有近視,也因此現階段多數民眾對眼鏡的依賴度較過去更為提高。

  由於實體鏡框眼鏡配戴上有較多活動限制與不舒適,隱形眼鏡就成為一般民眾所愛好的選擇。根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調查報告預估,全球隱形眼鏡的市場規模將會從2021年的85.8億美元成長到2028年的125.6億美元,而從不斷成長的近視人口趨勢來看,整體隱形眼鏡市場仍有增長的空間。

  然而,隱形眼鏡對安全性的要求較高,產品規格也相對複雜,且業者需取得特定證照才能進行販售,產業的進入門檻相對較高。以目前全球隱形眼鏡產業來說,較偏向於寡佔市場,美國的JOHNSON & JOHNSON(嬌生)、CIBA VISION(視康)、COOPER VISION(酷柏光學)及BAUSCH & LOMB(博士倫)等四大國際品牌加起來的全球市佔率就超過90%以上。其中,又以北美、歐洲與日本為主要市場。

  放眼台灣,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台灣隱形眼鏡主要是以外銷為主(直接外銷比例超過75%),進一步觀察近三年台灣隱形眼鏡直接外銷值與生產值可以發現,2019年第四季直接外銷值約為新台幣34億元,在經歷三季的小幅衰退後,2020年第四季轉為正成長。有鑒於去年全球疫情開始趨緩,景氣逐步回升,國外訂單也漸漸回流,2021年全年直接外銷值創新高,約為新台幣147億(約5.3億美元),年增23.5%。此外,全年生產值也於2021年第二季有大幅提升(約增14%)。

《圖二》近三年台灣隱形眼鏡直接外銷值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圖三》近三年台灣隱形眼鏡生產值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目前台灣隱形眼鏡的主要業者包含精華光學、金可、優你康、視陽、明基材、昕琦、星歐、晶碩、精能、加美、昱嘉與視茂等12家公司。其中,精華光學在全球隱形眼鏡產業中的市占率約為2%,是全球第五大的隱形眼鏡廠商。

  依據CRIF中華徵信所TOP5000排名調查,近五年連續入榜TOP5000排名調查之隱形眼鏡業者有6家,分別是精華光學、金可、優你康、明基材、昕琦與晶碩。其中2020年成長最多的晶碩《表二》,年營收來到新台幣38億元,約有23.92%的成長幅度;再加上為了因應代工及自有品牌的需求,晶碩於2020年底已增加約75%的產能,估計能生產7000萬片隱形眼鏡,今年也規劃繼續擴增產線,再提升10~15%的年產量(*註1),顯然隱形眼鏡需求仍有望維持穩定成長。
*註1:資料來源:晶碩2021年法說會

《表一》近五年隱形眼鏡業TOP5000入榜業者排名
資料來源:CRIF中華徵信所 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表二》近三年隱形眼鏡業TOP5000入榜業者營收成長率
資料來源:CRIF中華徵信所 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如前述所說,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台灣近視人口逐年增加,因而消費者購買隱形眼鏡的管道也越趨多元。從早期的眼科、眼鏡行驗光配鏡,到近年的藥妝、直營門市或超商都能便捷的購買商品。然而,市場份額最大宗的連鎖眼鏡行通路(例如寶島、小林與仁愛眼鏡等),早已被四大國際品牌所佔據,因此國內業者建立的自有品牌勢必要轉往其他通路發展。

  然而,以隱形眼鏡的類型來看,台灣消費者對於彩色隱形眼鏡(以下簡稱彩片)的需求更甚於非彩片(51:49)。由此可知,彩片已成為市場主流的產品之一,有美妝需求的民眾也會配戴彩片增加妝容的精緻度與完整性。因而,國內業者積極在藥妝店、車站或便利商店鋪設自有品牌的銷售通路,搶佔彩片的市場大餅。此外,更有部分業者藉由會員制度,創立自家公司的資料庫,不定時發送折扣訊息,增加消費者的品牌黏著度。

  儘管四大國際品牌的市佔率很高,國內業者在短期內無法與之競爭,但仍可採用代工方式先成為供應商,再慢慢打響品牌。此外,鑒於中國經濟水準的提升,再加上電商的銷售優勢,隱形眼鏡在亞洲市場仍有相當大的潛在商機。

     
Copyright© CHINA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