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CRIF IMAGES
▍AI普及化 ASIC可望大爆發 農曆新年期間,中國DeepSeek橫空出世,宣告AI訓練與推理成本大幅縮減,重創美國AI股。第一時間,IC設計龍頭廠商聯發科的股價卻衝上1525元的歷史新天價;ASIC(特殊應用晶片)龍頭廠世芯-KY也重回3600元以上的價位,用股價證明屬於AI ASIC的時代降臨。
外資針對DeepSeek衝擊進行分析,認為在DeepSeek推出後,隨著未來生成式AI應用大規模普及,以低成本的ASIC取代昂貴的輝達GPU進行AI訓練,必將成為新主流。
▍聯發科打進AI 看好ASIC業務
隨著百工百業的不同發展,各種產業會有不同的客製化需求,邊緣AI的應用會愈來愈繁雜,很難單純地用標準型晶片來切入市場;台灣IC設計廠商為了要尋求商機,紛紛與客戶合作投入客製化晶片。這也使得ASIC業者將會是AI普及化的最大受惠族群之一。
2月7日,聯發科舉辦法說會,公布去年每股獲利大賺66.92元,令人驚豔;但市場最為關切,依舊圍繞在DeepSeek震撼,以及ASIC業務問題。執行長蔡力行給予明確的答案,「樂觀看好ASIC業務,即將於2026年開始貢獻營收,規模約達10億美元。」
蔡力行指出,2024年是聯發科進入AI,啟動下一個成長階段的開始;2025年持續穩健前行,看好生成式AI將帶動邊緣運算,及雲端產業創新與機會。他預估,AI加速器市場規模達450億美元,聯發科的產品組合可充分掌握AI商機,帶動營收持續增長。
市場最為關注的ASIC業務方面,目前聯發科已經成立專門組織服務雲端客戶,ASIC專案預計2026年第一季就可開始貢獻營收。像是,與輝達的合作,雙方已率先在邊緣設備領域推出GB10晶片,未來也會在邊緣AI、客製化晶片、裝置運算等推出各種新運用;另外,在ASIC領域上,雙方目前在汽車業務的合作進展也很順利。
關於DeepSeek對AI市場衝擊,蔡力行認為,未來借助DeepSeek模型的蒸餾能力,將可提升運算效能5倍左右,聯發科領先的產品組合將能充分掌握AI商機。
▍瑞昱、聯詠獲青睞 世芯攜手亞馬遜
事實上,近年自研晶片商機快速成長,IC設計業開始以自身專長,尋求與國際級客戶合作。除了IC龍頭大廠聯發科為了生成式AI成功進軍ASIC之外,瑞昱具備USB4 hub客製化晶片、聯詠的高速傳輸時序控制器,都受市場青睞。
至於作為ASIC股王的世芯,則與亞馬遜合作,量身訂做3奈米新晶片Trainium,帶動股價一飛沖天。美系外資報告更直言,台積電幫世芯代工理想汽車5奈米新晶片,已開始進入量產。未來,各種AI應用將愈來愈普及,掌握先機的世芯可望爭取到更多訂單;外資大小摩紛紛調升世芯目標價來到4800元,給予買進評等。
矽智財IP供應商晶心科,則是持續與晶片新創公司、雲端服務業者深化在AI領域的合作,其RISC-V基礎的晶片開案量不斷放大,AI應用已是晶心科重要營收來源;像是與Meta合作的第二代AI晶片、聚焦AI推論訓練的MTIA計畫,可望在今年第三季正式量產,也因此獲得外資青睞,將目標價提升至608元。
至於M31的先進製程方面,已啟動2奈米IP的開發,布局雲端服務業者及北美市場需求。此外,車用IP市場的長期布局也開始顯現成效,在AI應用的普及下,M31的車用IP應用涵蓋ADAS、MCU和感測器等領域。其中,M31與中國比亞迪的合作已確定,將視作2025年成長動能之一。
譜瑞則是在近期的法說會上提及,目前與相關客戶討論ASIC的合作案,取代過往以標準品來競爭市場的模式,未來將往6奈米製程市場邁進,搶進各種裝置設備的高速運算傳輸商機。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財訊雙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