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列表】


中國記憶體一窩蜂擴產 打亂產業秩序 台廠獲利模式遭空前挑戰  
  2024/11/05
林宏達
瀏覽人次:250
關鍵字:長鑫;中國記憶體;擴產;台廠;台積電;AI;DRAM;長江存儲;DDR5
資料來源:www.infoworld.com

  中國劍指記憶體產業,紅潮威脅下,記憶體將成為下一個受害產業嗎?最近,一個又一個的警訊正在出現。去年底,中國長鑫存儲推出中國第一款LPDDR5 記憶體產品,宣告繼韓國三星、海力士及美國美光之後,中國也有能力生產平板、手機使用的低功耗大容量記憶體。

  除了台積電擅長的邏輯晶片之外,記憶體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另一個重要支柱。根據TrendForce的報告,2024年是記憶體成長的一年,其中DRAM市場將達到907億美元,較去年成長75%;預估2025年將成長51%,產值達1365億美元。去年,全世界生產的伺服器DRAM記憶體中,DDR5市占率達到四成。

▍擴產-長鑫避開禁令 市占持續增加

  2024年,長鑫存儲公司的合肥廠產能已近滿載,月產能約10萬片;北京廠區也逐步放量,月產能約3萬片。此外,合肥2廠正在擴建中,月產能將達4萬片,長期計畫擴產至30萬片。由於長鑫存儲採用18.5奈米的規格設計,避開美國限制中國DRAM產業採用18奈米以下製程的的禁令,目前進展順利。2023年時,外界估計長鑫存儲全球市占率不到4%,但在快速擴廠下未來市占可望挑戰10%。

  有了DRAM的基礎,中國也將全力進軍HBM(高速傳輸記憶體)製造技術。今年6月,中國睿力集成透過子公司與上海市政府合資建廠,新廠將使用TSV的先進封裝製程,生產使用於AI的高頻寬記憶體;預估2026年投產,每月可完成3萬片晶圓的封裝。

  另一方面,長江存儲正在補上中國生產SSD所需的NAND記憶體缺口。今年,長江存儲投入30億美元,提升月產能目標至13萬片。2022年,長江存儲計畫推出232層的3D NAND,挑戰美光、三星,但量產前遭美國列入黑名單,美商科磊和科林研發等設備商無法對長江存儲供貨;此後,長江存儲內部一直有個代號「武當山」的國產化生產線祕密計畫。

  今年9月,美國TechInsight發布報告,去年他們發現長江存儲已有能力生產232層的晶片,但今年生產的新晶片竟然「降規」,降至120層。有趣的是,新晶片上打上了兩個三角符號,形狀就像兩個山峰。TechInsight解讀,兩個山峰的符號可能代表,這款晶片是部分採用中國國產半導體設備製造出的產品,利用降低規格來打造自有的半導體供應鏈。

  換言之,中國的半導體設備在生產NAND記憶體上已有部分突破。TechInsight認為這款晶片雖然層數較少,位元密度仍然相當高,「和其他頂級規格產品相比仍有競爭力」。

▍效應-中國廠商擴張 台廠縮編因應

  過去,記憶體產業最明顯的特性是週期循環,歷經谷底之後,能存活的公司將迎來營收和獲利的大幅成長。但去年記憶體產業遇上過去十年罕見的低谷後,中國的記憶體供應鏈擴張的速度,卻遠快於台灣的競爭對手。

  今年上半年,中國記憶體模組一哥江波龍營收為90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大增143%,淨利5億9000萬人民幣,表現也較去年同期虧損5億9000萬人民幣為佳。另一家記憶體模組廠瀾起科技也是如此,瀾起科技今年上半年營收達16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成長79%,今年上半年淨利5億9000萬人民幣,較去年同期淨利大增624%。

  在台灣卻傳出記憶體品牌大廠金士頓調整供應鏈的消息,長期和金士頓合作的老牌封測廠華泰,今年上半年營收為82億元台幣,較去年同期成長13%,稅後淨利增加22%。但另一家與金士頓合作的台灣記憶體模組廠品安,運氣就沒有這麼好了。9月6日,品安公告「某客戶通知委託代工事業預計於11月30日結束生產」,並預計於11月資遣250名員工。

  金士頓很有可能將記憶體產品集中到華泰生產,取消與品安的合作。本刊求證於金士頓與品安,僅得到「無法回覆」的答案。

  中國記憶體廠擴產的影響,恐怕只是剛剛開始。目前,長江存儲和長鑫存儲的全球市占率都還不大,對全球記憶體價格影響還不明顯,美國更可能祭出新一輪DUV曝光機的禁令,拖慢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速度。

  然而,台灣DRAM過去產業分工常見的發展路徑是,當三星和美光等主流廠商將原有製程升級新製程,如從DDR4升級DDR5後,台商在舊製程上的競爭壓力就將減輕,並靠生產舊型記憶體獲利,或是靠提供客製化的產品,供應少量多樣的產品賺錢。

▍自救-美中日趨分化 台商面臨調整

  但現在台廠得面對中國廠商已具備製造DDR5能力,且在國家支持下可以無限擴張產能的挑戰。而且,中國記憶體供應鏈上下關係密切,台廠未必能參與這一波中國記憶體供應鏈崛起的商機。

  現在,美中兩大陣營分立的形勢已愈來愈明顯。證據之一是,美中之間和記憶體相關的法律戰仍未結束,2018年美國司法部大動作控告福建晉華竊取美光機密,但今年2月美國舊金山地區法院判決晉華罪名不成立。現在換中國反擊,去年11月長江存儲控告美光侵犯其8項專利;今年中長江存儲再加碼控告美光侵犯11項專利。

  這些現象都說明,記憶體產業同樣是影響國家安全的關鍵產業,美中之間爭奪記憶體產業的力道不會減緩,台商必須預做準備,才不致淪為這場大戰的犧牲品。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財訊雙週刊)

     
Copyright© CHINA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