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列表】


奇襲唐榮 林義守重啟併購盤算 確保不鏽鋼上游主導權  
  2022/08/30
陳雅潔
瀏覽人次:525
關鍵字:不鏽鋼;唐榮;義聯集團;鋼鐵;華新麗華;疫情;林義守;印尼;中國
圖片來源:www.moneydj.com

  趕在7月最後一個工作日下班前,義聯集團所轄的燁輝、燁聯突然相繼發布重大訊息,有意取得唐榮鐵工廠1/3或50%以上股權,包括各大公股行庫、經濟部及中鋼等唐榮大股東這才發現,燁聯、燁輝與唐榮的事業結合案,早已送進公平會審議了一段時間。跌碎一地眼鏡的聲音,讓近期低迷的鋼市喧鬧了起來。

▍燁聯想調價 唐榮屢屢掣肘

  「動作是很突然,因為之前完全沒有任何訊息,但義聯對唐榮的企圖心其實一直都很明顯。」唐榮的官股大股東之一透露,從十多年前義聯進入唐榮董事會開始,早就一直想把唐榮納為「囊中物」,政府也用各種方式阻擋,但還是沒辦法澆熄義聯創辦人林義守的野心。此次林義守再出招,其實並不太令業界意外。

  義聯和唐榮之間的糾葛,可以從2006年唐榮股票上櫃開始說起。在台灣不鏽鋼產業中,原來義聯旗下的燁聯一直盤踞龍頭地位,除了產能最大達百萬噸,也是國內唯一的一貫作業廠;設計產能只有三十多萬噸,又沒有熱軋產線的唐榮雖然歷史悠久,但對燁聯並不造成威脅,等於整個台灣不鏽鋼行情都在林義守的掌控之中。

  但隨著華新麗華自2003年起於兩岸大舉擴充其不鏽鋼產能,燁聯要能夠繼續在國內不鏽鋼市場享有「喊水會結凍」的地位,唐榮就成了重要關鍵。

  尤其,那幾年正是全球鋼市進入黃金十年大多頭的高峰,燁聯每次開盤總想拉高價格,但當時還是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的唐榮,卻不敢漲多,兩家鋼廠的價差造成客戶對燁聯的盤價愈來愈不認同。於是從唐榮民營化釋股開始,義聯集團便一路買股,到2008年時持股便已達三成。不但取得進入唐榮董事會的門票,也正式向公平會遞件申請與唐榮合併。

  雖然義聯集團強調,此舉是為「整合產業秩序」,但合計持股仍逾半的官股卻不埋單。除了公平會否決雙方合併案,每回唐榮董事會改選都經歷一番角力。官股雖以多數優勢,取得較多席次得以派任董事長,但義聯集團代表也非省油的燈,動輒以「官股不尊重民股」缺席杯葛,加上唐榮工會也不樂見被財團入主,一位唐榮前任董事形容董事會的情況:「像列強割據,沒人真的關心唐榮的未來。」唐榮的經營績效因此受到衝擊,多年來賺少賠多,也沒有能力進行長遠發展的資本支出,多半靠著豐厚的土地資產租售維持帳面盈餘。

  由於2012年後鋼市低迷,義聯集團也將發展重心轉向開發休閒事業,連原來廣州聯眾不鏽鋼廠也出售給中國鞍鋼集團,外界一度以為燁聯併唐榮已成過去式。但沒想到一場疫情改變鋼市,義聯集團鋼鐵本業再度飽賺後,重啟併購攻勢。

▍華新麗華勢優 義聯壓力大

  鋼鐵業者分析,這幾年間,華新麗華透過與亞洲最大不鏽鋼業者印尼青山的緊密結盟,勢必讓義聯集團壓力更大。華新麗華除了與印青合作,在印尼往上游佈局資源事業,甚至還拿到印青不鏽鋼產品在台灣的唯一銷售代理權,在原料取得與市場的影響力都較以往更具優勢。

  而且經過十多年後,台灣不鏽鋼市場淺碟依舊,國際市場卻已有翻天覆地的改變。中國業者不斷整併擴張,規模動輒千萬噸以上;印尼則是挾著豐厚鎳礦吸引外資設廠,成為新的亞洲不鏽鋼生產重鎮。台灣則是在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情況下,絕大多數不鏽鋼廠都飽受必須高價購買原料、產品卻得削價出售之苦,不少業者都曾提出組國家隊,或是由政府主導整併的看法。

  也因此,確保產業上游的主導權,對義聯集團至關重要,「對林義守來說,不趁現在出手拿下唐榮, 恐怕要再有機會就更難了。」業內人士觀察。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財訊雙週刊)

     
Copyright© CHINA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