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列表】


疫情激出史上最大規模飯店換手潮  
  2021/09/28
游筱燕
瀏覽人次:811
關鍵字:飯店;換手;疫情;華園飯店;王朝大酒店;富邦人壽;英迪格酒店;再開發
台北王朝大酒店,是近兩年全台賣價最高的飯店。圖片來源:Agoda

  華園大飯店1958年開幕,我小學一年級就在(飯店)工地裡面玩,32歲回家接下飯店經營。現在我70歲了,還記得當初接班時立下百年企業的心願,英國的百年飯店有旅客會特別去住,可是台灣人要住新的,我們很難競爭。」華園飯店董事長陳海尼對《財訊》獨家告白。

《疫情襲擊》
首家上市飯店股華園 出售本館求生

  全台第一家民營國際飯店、第一家上市飯店股(1965年上市),62年歷史的高雄華園大飯店六合本館,敵不過這次重災,虧損連連,7月宣告以總價27億元,賣給永信建設大股東永碩投資公司。

  華園飯店可說是台灣飯店史的縮影,除了匾額是知名書法家于右任親題,早年還辦過金馬獎晚宴,鄧麗君、秦漢、林青霞、陸小芬、白嘉莉都曾入住。此次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重創飯店業,全台掀起飯店轉手、頂讓潮,華園本館也淹沒在時代的洪流,成為回憶。

  三級警戒後,台灣飯店很難熬,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雲品集團董事長盛治仁表示,「來客數不是砍五成,是消失,」預計台灣打完兩劑疫苗至少還需要半年,就算接種完畢,仍有變種病毒問題,短中期很難樂觀。

  台北市旅館公會理事長韋建華表示,壓垮旅館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租金和員工薪資。目前台北市約有657家旅館,其中約350家是採租賃、300家屬於自有資產,估計租賃的有逾120家等著頂讓,帶執照也送裝潢,苦無承租者。而許多旅館房東的租客落跑,甚至10個月不繳租金,逼得房東送法院裁定解約的案件多到不勝枚舉。

  根據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指出,自2020年至今,有576億元的飯店轉手金額,大都是整棟單一的知名飯店、汽車旅館等,還不包括分割樓層的旅店等。最大筆成交金額為268億元的台北王朝大酒店,賣方是仙尼蕾德,買方為富邦人壽。

  富邦人壽自2009年砸100億元從勤美集團手中取得「MOMO百貨」(前身為環亞百貨)後,就一直想取得隔壁的王朝大酒店,在於兩棟建物屬於同一張建照,共用一個地下室。只是市場傳聞王朝開價在400億至500億元間,高於行情太多,富邦始終沒有下手,此次疫情,飯店虧損慘重,價格有共識才順利成交。

  第二高為新竹市的英迪格酒店,新光人壽以56.4億元,向英屬維京群島商科晟公司買下公道五路上英迪格酒店所在的三棟大樓,賣方售後回租5年,年收益率逾3.8%。市場人士分析,該飯店原為子樂投資基金持有,起初請美麗信經營,後轉為英迪格品牌,持有5~7年,有不錯投報率再賣給壽險。

  排名第三、第四、第五高成交金額的皆為台中市7期內的汽車旅館,分別為遠雄建設砸下38.8億元買進市政北七路上的「波特曼精品商務汽車旅館」;興富發關係企業齊裕營造以32億元高價收購市政路南側和惠文路口的「樺品居汽車旅館」,以及聯聚建設砸28.8億元買進「沐夏時尚精品旅館」。第六就是高雄華園飯店27億元的交易案。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表示,旅館交易潮與十多年前因兩岸紅利、陸客來台所開啟的旅館投資潮不同,此波買方多著眼於旅館土地的再開發價值。換句話說,是旅館天生的立地優良條件,才成為建商獵地的首選對象。

《建商出手》
瞄準熱門地點獵地 鎖定再開發價值

  如果以地域來看,北部因為資產價格昂貴,所以除了老牌業者之外,觀光旅館業者多半是以租代買、輕資產,例如:君悅、晶華、君品、喜來登、艾美、六福萬怡、S HOTEL等都是,因此即使經營條件艱困,也無處分資產的機會。除了王朝大酒店,只有皇家季節南西館、林森北路亞士都、衡陽路太空艙出售,總交易金額只有17億元。

  相對來說,台中這兩年就有超過160億元的旅館交易,光是汽車旅館就逾140億元,等於超過九成是汽車旅館貢獻。這不完全反映旅宿業的汰弱留強,反而是重劃區地主完成養地階段性任務,趁著房產市場大好,把低度開發的旅館轉售,供建商開發。

  而高雄將近60億元的交易,也全為開發商的囊中物。除華園飯店被永信建設關係企業買下;興富發集團總裁鄭欽天以個人名義、砸15億元買下43年歷史的華王大飯店股權,也收購高雄市「大益商旅」,未來將整合相鄰的土地,一同改建成商辦,作為集團的高雄新總部大樓。新竹、屏東、花蓮也有零星旅館交易,反而比較像傳統的換手經營,看好中長期因為產業、消費、觀光帶來的經營收益。

  目前市場上仍有飯店待價而沽,包含台中李方艾美酒店、高雄英迪格酒店、台北首都大飯店松山館、台北優美飯店等;亦有不少台面下待售的知名飯店,如台中永豐棧酒店等。

  台中李方艾美酒店、高雄英迪格酒店是李方酒店管理集團資產。此次疫情受傷最慘重的,可說是李方酒店管理集團創辦人李銘松。李氏夫婦從共同開設松哲會計師事務所起家,因做台北市迪化街鄰居生意累積豐厚資產,有「迪化街大帳房」稱號。

  李銘松以操作房產聞名,在房市景氣大好之際,持有的地產兩年轉手可以賺一倍,又以買賣地產累積的利潤,投入飯店業,旗下共有5個飯店品牌,全盛時期全台逾1000間房間,粗估有百億元身家。與一般飯店業者的輕資產概念不同,他深信地產放久一定增值,所以會重金買飯店地產。

《賣家眾多》
台中李方艾美、永豐棧酒店 待價而沽

  李方酒店管理集團2013年出手買下台中火車站前的原金沙百貨大樓,斥資80億元打造台中李方艾美酒店,是衰敗的開端。預計今年聖誕節開幕的台中李方艾美酒店,8年來不斷砸錢興建、追加預算、支付利息,成為大錢坑,李銘松夫婦的北中南名下資產近乎被處分一輪,台中李方艾美最終仍須積極對外求售。據了解,原屬意賣80億元未果,而今降價為70億元,有日商大型連鎖集團詢問。

  而李方旗下高雄新堀江商圈「英迪格酒店」已被法拍,拍賣價格約23億元,二拍都流標,三拍因疫情暫緩。一位高雄飯店業者精算後表示,「賣太貴!」如果價格到10億元,才會考慮購買。

  至於首都大飯店是台北的飯店連鎖品牌,董事長為謝文哲,在台北共有5家連鎖飯店,分別為旗艦館、南京館、小巨蛋館、大直館、松山館,松山館外其他全為租賃,受到疫情衝擊陸續停業,只剩松山館獨立經營。而首都大飯店松山館是目前在各大房仲網掛賣最高價的,開價15億元,一賣就是1年多,因該棟建物為松山區農會及瀧興發資產公司的合建分屋案,目前向農會承租的話可整棟利用,但要買下就有產權整合難度高的問題,故詢問度較低。

  而位於台北市民生東路、近馬偕醫院的優美飯店,則因房東年紀大了,無心經營,因疫情停業,去年成功申請危老重建,享有20%容積獎勵,對外開價9.5億元,也還掛在房仲網銷售。

  不過,普華國際不動產總經理田揚名認為,飯店業的低谷已過,因為這段時間也出現一群新進者逢低入市,如吸引力集團(ATT Group)董事長戴春發,看好花蓮觀光前景,買下50年老品牌的花蓮亞士都飯店,也標下距離飯店10分鐘車程的舊火車站土地打算興建商場。

  九昱建設則在今年購入台北市林森北路上的亞士都飯店,4月成功申請危老重建,未來預計興建地上15層、地下3層的公寓式酒店,規畫74間客房,預計3年後開幕。從建設起家的九昱,2017年開始逢低布局飯店業,幾乎清一色全在台北市中山區,包括中山雅樂軒酒店、晴美公寓酒店、中山九昱希爾頓逸林酒店,而今又買下台北亞士都,深耕飯店市場意味濃厚。

《產業洗牌》
吸引力、九昱、宏國 積極逢低布局

  宏國集團自1986年的墾丁凱撒大飯店開幕後,便正式跨入飯店業,之後成立台北凱撒大飯店等,30多年來腳步從未停歇,近年來更積極,包括板橋凱撒大飯店、台北凱達大飯店、台北趣淘漫旅、阿樹國際旅店、凱旋酒店陸續開幕營運,更成為希爾頓大飯店在台唯一代理經營。

  陳海尼說,在愈來愈多國際品牌引進台灣後,未來本土的飯店品牌勢必受到重大挑戰,可能須提早轉型面對。如今疫情讓全球的飯店業面臨大洗牌,台灣也不例外,可以確定的是,有銀彈的人就是最後贏家。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財訊雙週刊)

     
Copyright© CHINA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