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RIF圖庫
《接上篇》
宇隆、同欣 跟著歐美拉動業績 在台股方面,去年電子股受惠數位轉型,今年包括航運、鋼鐵都受惠景氣回升,汽車業飽受缺料、成本上升之苦,股價還沒有表現。但從下半年起,行業景氣將自谷底回升,值得投資人留意,「汽車業回春」這個題材將在未來幾年發酵,不再限於產量不大的特斯拉,而是傳統大車廠的反撲。
生產汽車精密金屬零件的宇隆,客戶涵蓋日系、美系、德系等一線(Tier 1)通路商。公司表示,2020年原本判斷2021年景氣平平,大陸市場成長3~5%、歐美持平,公司的成長得靠新產品貢獻。實際上今年前4月營收年成長47%,比預期好,主因車市和新產品都比預期好。公司認為,車市的成長一向很穩定,此次晶片缺貨,代表需求比預期好,美國經濟解封,對車市絕對有利。
除了傳統汽車零件,宇隆的新產品已打入電動車,包括電池及煞車系統,更長遠的布局在氫燃料車方面。今年自行車零件的成長也很不錯,包括車體、金屬件、變速器零件等,2020年占營收10%、2.5億元,今年估計達5~6億元,占營收17%到20%。
宇隆第一季營收7.87億元,是全年最低的一季,法人預估,第二季起每季都會8.5億元起跳,有機會達到9億元,今年的業績會比預估的30億元更好,大約可以來到33億元,至少比去年成長33%。至於台幣升值,公司營收約45%是美元、35%人民幣,15%是台幣及歐元,有避險效果。今年第一季營業利益率18.88%,較2020年全年的15.95%高出2.93個百分點,而第一季是營業額及毛利率的谷底,之後營收會逐季往上,法人估計公司今年的EPS(每股稅後純益)有機會在9~10元之間。
同欣電子是全球CIS(影像感測器)封測排名前三大廠,車用產品包括CIS感測器、車燈用陶瓷基板等,占營收約四成。同欣表示,今年車用產品的成長性比手機好,車用晶片缺貨對公司影響有限,今年車用產品有兩位數的成長,同欣4月法說會,總經理呂紹萍表示,第二季營收較第一季增加個位數百分比,續創新高,陶瓷基板價格改善可望帶動毛利率回升。依元大投顧報告,同欣今年EPS為12.06元,較去年的7.88元成長53%。
麗清、廣華 受惠中國車市升溫 全球最大維修零件的東陽,售後市場占營收約四成。公司表示,美國二手車需求熱絡,但因缺櫃塞港、運價高漲,客戶選擇遞延出貨,導致前4月累積合併營收年成長僅2.9%,目前已累積500個貨櫃等出口。至於運費,東陽的報價是採離岸FOB報價,運費是客戶端問題。公司規畫,美國需求高的產品,將考慮把模具移到東陽美國廠生產。在新車市場,東陽的德系、日系客戶估計第三季好轉,但還是要看實際拿貨情況。
汽車業的轉機是全球性的,除了美國,大陸車市今年也不錯,包括疫情隱憂買車意願增加,以及去年中水災後的更新需求都是動力。生產汽車內裝件的廣華,營業額有兩成來自北美,八成來自大陸,大陸客戶主要是日商車廠,客戶有通知,6月底要準備恢復正常生產,7月的暑休也會視情況縮短。4月營收較3月減少兩成,主因瑞薩火災的衝擊,估計到6月下旬產能才會上來。第二季會是今年的谷底。
麗清生產LED車燈,主要供應中國車市,缺料對今年稼動率影響約15%,目前的產能利用率約85%。第二季是傳統淡季,7月起會逐漸回升,第四季是全年最旺季。除了LED車燈,麗清回台投資的觀音新廠生產大燈控制器,這是因應汽車邁向自駕功能,會有很多攝影機、感測器,須經過大燈控制器將訊號傳回主電腦。這個產品是標準量產品,公司採用以價換量的策略,接到美系客戶10年的訂單,原預計今年8月出樣品,但已提前在今年1月小量出貨,2022年下半年可量產貢獻營收。
汽車業這個火車頭工業,1年多以來歷經各種利空的打擊,已經快要過去的第二季是業績的谷底,下半年起缺料舒緩、需求不是問題,將是隨著歐美解禁而受惠的投資亮點。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財訊雙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