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RIF圖庫
美國解禁,人們開始外出,不管是旅遊或工作,都離不開「行」的需求,具有經濟能力的人,即使打了疫苗,還是避免搭大眾運輸系統,傾向於自己開車更為安全,需求面帶動汽車業這個火車頭工業的復甦。
不過,汽車業零件多、供應商來自全球各地,又碰到全世界供應鏈不順,增產並不容易。今年2月美國德州暴雪,恩智浦、英飛凌及生產記憶體的三星皆因停電而停產;3月日本瑞薩又火災,使得MCU(微控制器)、自動駕駛用SoC(系統單晶片)更加吃緊,缺晶片的困境導致生產線被迫停擺,損失高達數10億美元。2021年初,包括美、日、德、韓業者都透過外交管道向我國求援,請求台積電增產。
新車單價創新高 二手車也火熱
摩根士丹利研究顯示,到4月底美國經銷商停車場的新車存量天數為33天,是2012年來新低,而平均正常庫存量應為60天左右。受到車廠減產的衝擊,5月底的新車庫存天數再從33天降至23天,再創新低,顯示供應面十分吃緊。摩根大通分析指出,目前新車平均售價為38,225美元,再創單月新高,可見現在是賣方市場,車廠將大砍促銷優惠,新車單價會呈現上升趨勢。
需求加溫、新車供應不順,導致租車、二手車市場火熱。根據美國J.D. Power(君迪)公司統計,美國4月二手車平均價格達到25,463美元,是首次突破2.5萬美元關卡,較2020年同期增加了2,800美元,創下新高紀錄;汽車銷售網TrueCar統計顯示,4月二手車銷量也達到340萬輛,年成長率達58%。
缺料問題緩解 下半年產量回升 美國前三大車廠之一的福特,今年第一季的獲利創10年新高,達33億美元,但第二季卻因為晶片荒,產能較去年同期減少五成,不過福特新產品的上市進度持續進行,同時發布5月電動車銷量幾乎翻倍的好消息,新發表的電動皮卡、小型皮卡頗受市場好評;另一家大車廠通用則表示,因應晶片短缺調整汽車生產,交貨期推遲到第二季,預計增加中、大型皮卡車的產量,看好今年業績成長。
事實上,股價更是遠遠跑在業績之前,今年以來汽車業不再只是特斯拉獨占鰲頭,反而是各大車廠百花齊放,通用、福特的股價走出低迷,一路走高,目前都創下5年以來的新高。福特汽車前執行長菲爾德(Mark Fields)近期表示,傳統車商正在搶占電動車市場的市占率,福斯目前在歐洲電動車市場領先,福特的電動車Mach-E搶攻美國市場。
雖然第二季的新車產量減少,缺晶片的問題終將解決,已經接近尾聲的第二季,將是全年產量的谷底。根據摩根士丹利研究,今年第二季全球汽車產量約2000萬輛,雖然年成長達58%,這是因為2020年上半年歐美封城的影響,估計第三季起可逐漸上揚。
因為最關鍵的晶片已獲紓解,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5月初接受美國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我們在去年12月聽說短缺,今年1月試圖擠出產能給汽車業,如今提前了兩個月,到6月底可以趕上客戶的最低需求」,而台積電的MCU占業界需求的七成,另外三成才由恩智浦、瑞薩、英飛凌、德儀供應,受火災影響的日本瑞薩,大約在6月可以恢復。綜合美、德韓系車廠的說法,汽車晶片在6月緩解,下半年生產可以回升。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財訊雙週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