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列表】


半導體產業 建立台灣矽屏障  
  2020/11/10
陳碧芬
瀏覽人次:930
關鍵字:半導體;供應鏈;產業優勢;中美貿易戰;矽屏障;台積電
左起為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副所長 張超群、工商時報總編輯 梁寶華、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APIAA理事 劉佩真、CRIF中華徵信所總編輯 劉 任、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 曹世綸。圖/顏謙隆

  半導體產業在台灣的發展可回溯到1980年,如今已為世界之霸,中美貿易紛爭綿延擴大到科技戰,全球供應鏈因此被切分開,台灣因卓越的半導體產業而躬逢其盛,尤其是台積電,美、中任何一方都擺明了不能沒有台積電,工商時報總編輯梁寶華表示,「半導體產業形成『矽屏障』,為台灣產業經濟的未來鋪陳關鍵的地位!」

  今(2020)年是《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第50週年,編制機構CRIF中華徵信所與工商時報共同舉辦《名家論壇》系列座談,【中美紛爭激化全球供應鏈重整,台灣半導體產業可能安好?】為第四場,由工商時報總編輯梁寶華主持,邀請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副所長張超群,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APIAA理事劉佩真等學者專家,探討台灣電子業之護國神山半導體產業,及其當今面臨的全球供應鏈重新布局。

  中華徵信所總編輯劉任指出,台灣如今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半導體產業聚落,是1980年代工研院成立實驗工場開始奠基,工研院因此被稱為「台灣半導體業之母」,爾後在政策導入資源下,才有台積電新創半導體技術開展出其它成千上萬的周邊業者,並吸引國際廠商來台設廠,對於台灣產業國際化與附加價值提升,具有極為關鍵角色。

  劉任分析,發展至今,台灣已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半導體產業聚落,並持續在全球產業中扮演關鍵角色。半導體者在台重大投資案,包括台積電的5奈米及3奈米等,總計有2.7兆元投資正在進行,且持續吸引國際大廠來台投資,以期望鞏固半導體產業在台灣的發展優勢,並在全球半導體版圖中占有關鍵地位。

  梁寶華指出,台積電是護國神山,但台灣半導體產業不該只有台積電,小英政府的產業經濟政策,著重在打造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第一要項即是「強化資訊及數位產業發展,利用半導體和資通訊產業優勢,成為下世代資通訊基地」,即是強調半導體技術的前瞻應用場景,發展出更有效率的一個個供應鏈,「這應該是政府可以思考的方向」。

  此外,與會專家異口同聲建議,隨著中美貿易戰的持續擴散,全世界產業鏈開始形成兩個大型的、「中」「美」分化的產業鏈新態勢,台灣在過程中千萬不要「選邊站」,而是要作到左右逢源。美國除了是主要市場之一,更是全球半導體業的設備與材料主要供應來源,中國大陸則擁有非常大的銷售市場,「兩邊都是台灣的客戶」,政府千萬不要因為政治考量使得台商陷入困境。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Copyright© CHINA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