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列表】


史上最大東協遷徙潮 和時間賽跑 台商急遷為哪般?  
  2019/11/19
經濟日報 數位部內容中心
瀏覽人次:1410
關鍵字:東協;台商;南進;檳城;印尼;越南;泰國;資金;當地政策;產業聚落
圖片來源:freepic

這可能是台商有史以來最大的東協遷徙潮

  美中貿易戰從2018年開打,不到兩年的時間,全球都在瘋東協。美國總統川普打的是關稅戰,所有廠商都適用,為了閃避關稅或是分散分險,日、韓、陸資都積極卡位東協,因此,台商遷移不單單只有自身成本考量,還要與時間賽跑。

  越南台商總會長沈憲煜說:「光是這半年,一堆台商到越南買地,但你可以發現,他們買下來不敢動工,還在觀望,不曉得美中會怎麼發展,日韓也都想進來,先低成本搶地。」

  有些業者還有本錢觀望,有些則不行,像是已被課徵25%關稅的家具業,叫苦連天,因多數做代工生意,毛利都未必能有15%了,更何況關稅就超過兩成。

檳城變東方矽谷

  亞洲最大家具廠台資震興集團在東莞超過2萬名員工,全盛時期一個月出口美國超過2,500個40呎貨櫃。震興集團總裁趙宗禮不諱言,他正在擴充越南的基地,目前越南員工已拉升至近萬人。

  「等這麼多年,春燕終於過來了。」馬來西亞檳城台灣商會會長暨和泰電子董事長李鴻隆,這麼形容檳城現在的投資環境。

  李鴻隆說,他到馬來西亞發展已27年,很多年沒有這麼常接到希望進駐檳城的跨國廠商電話;他數著手指頭算給記者聽,今年已有一家台灣製造隱形眼鏡的醫材公司,在檳城需要2.4萬坪的土地;另一家金屬加工台商需要1.8萬坪,兩家都已經取得土地,還有一些進行中的企業,可預見台商今年在馬投資一定會大幅成長。

  地點再轉到印尼,「最近向聯誼會詢問,或請我帶看投資環境的台商,就比過去增加至少三成!」印尼中爪哇台灣工商聯誼會理事長郭文賓說,美中貿易戰發生以來,台資企業到印尼投資的熱度雖不比越南,但詢問度迅速提升,後市看好。

布局千里外 瞄準人口紅利
資金正絡繹不絕的往東協竄

  資金正絡繹不絕地往東協竄,但這波因美國總統川普引發的「被迫式」遷移的機會和挑戰在哪?受調台商中,超過60%的台商看好東協的原因來自於人口紅利。

  從工業的發展進程來看,東協已具備輕工業的人力供給,且文化和華人相近。一位台商就直言,印度存在種姓制度問題,社會結構沒有東協來得穩定,台商首選當然會從東南亞著手。再來是消費潛力,從數據看,東協十國涵蓋超過6億人口,其中,除了新加坡外,其餘九國去年經濟成長率都超過4%。

  台灣知名食品集團金車6月開始,拿手的罐裝咖啡、奶茶及水果牛奶已正式在胡志明市大小通路上架,該公司越南總經理游長立說,越南擁有最大的優勢是年輕,敢花錢,此時不攻更待何時,未來,金車在越南的消費食品還會擴大規模經營。

  過去,台商赴越投資,主要走加工外銷產業,這幾年正質變中。「台商赴越南投資,多以生產事業做出口,平均薪資提升,進而帶動內需消費。越南總人口數上看9,700萬人,是台灣四倍大,平均年齡又落在20至30歲,手搖茶飲市場潛力不容小覷」。茶飲大咖六角國際這麼分析。

  有「越南尿布大王」之稱的泰昇董事長戴朝榮,進軍越南近20年,已成為越南、柬埔寨兩國龍頭廠商,他無疑就是看好東協的消費實力正展開,迅速地在紙尿布市場中快速成長。

  然而,早年台商大致分兩派,西進派跟南進派,尤其是中小企業,資本不夠,只能選一個的時候,很多都選擇進入中國大陸,現在從中國大陸撤出轉戰東協,未必吃得開。

  「該來的早就來了,現在想要來的,不管選哪,都得有兩把刷子。」味丹國際策略長謝朝煌分析,越南或東協仍非常有機會讓台商施展拳腳,可是這些國家也都在發展,當全世界資金都往這裡跑,發展速度就會超過想像。

前進新樂園 兩點停看聽
「你去東協考察了沒?」

  這是今年很多台商之間聊天的第一句話。但在考察水、電、運輸等基礎建設及人力外,當地政府的產業政策及台商在海外的產業聚落兩個重要議題必須提前考量。

  首先,東協國家近幾年也在談產業升級,如果單純從低成本的考量恐怕已經落伍。以泰國為例,目前就正全力發展智慧產業,泰國外商聯合總會(JFCCT)主席康樹德表示,外商進入泰國投資的思維已產生質變,從過去的「成本導向」轉為「價值優先」,主因泰國在2016年啟動4.0政策,全力發展「東部經濟走廊陸海空中心EEC」,以及「5+5」十核心產業,簡單來說,只要企業具備高度「自動化」、「智能化」、「數據化」,非常適合來泰國發展。

  泰國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郭修敏就分析,雖然不少電子業前進北越,但其實也有很多業者轉進泰國,尤其從曼谷東南方輻射出去的40公里內的工業區,詢問度高且廠商進駐踴躍。

  其次,台灣過往許多產業在全世界具主導地位,像科技、製鞋、紡織等,這些產業擁有完整上下游體系;東協裡,越南的產業聚落、產業鏈較完整,以紡織、製鞋業、食品、農林水產、機械、橡膠、家具等為主,緊接著北越在這波貿易戰,迎來不少科技業遷廠潮,且上下游產業一同布局。

  曾派到柬埔寨常駐、現為第一銀行胡志明市分行行長簡文政表示,越南之所以在這次遷廠潮備受矚目,與其具備成熟的產業鏈有關,由於整個國家從河內到胡志明,從傳產到科技業等,上下游廠商有完整的生態,因此成為在這波遷廠潮下,被視為最具投資效益、CP值高的潛力國家。

  至於馬來西亞、印尼則較為分散,馬來西亞檳城周邊台商以科技產業為主,供應鏈較完整,而印尼作為許多輕工業如成衣、製鞋下個重要據點(從越南遷入)的國家,目前供應鏈還略不足。

  美中貿易戰造就的台商大遷移正在進行中,能否成功卡位或布局,將攸關到未來20~30年的台商的海外版圖,也會是所有台商最關注的發展趨勢。

※本文由經濟日報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Copyright© CHINA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