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列表】


外資圈金童接掌中橡、信昌化 辜公怡掀起台泥集團新質變  
  2019/04/09
潘羿菁
瀏覽人次:1232
關鍵字:台泥;辜公怡;中橡、信昌化;新商機;導電碳黑;台泥國際下市
圖片來源:財訊雙週刊

三年前,辜公怡奉長輩之命回到台泥集團接受培訓,台泥國際下市案讓他一戰奠定基礎,如今再接下中橡與信昌化董事長,他會如何率領比自己還老的企業,帶領團隊突破新格局?

  辜公怡是辜家第四代,2016年進入台泥集團後,去年再接下中橡與信昌化工董事長職務,在台泥董事長張安平的教導下,可說是火速接棒;然而,背負辜家第四代的光環,要扛起一家年紀比自己還大的公司,行事作風相當美式的辜公怡,採取較務實的態度,不去畫大餅設定總營收目標,反而花更多心力構思產品新應用。外界觀察,辜公怡接棒後,一場質變正在悄悄進行中。

辜成允意外過世 貴公子被迫趕鴨子上架

  辜公怡從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學院畢業後,隨即進入外資金融圈,在摩根士丹利擔任投資銀行部門副總裁職務。不拘小節、作風美式,私底下的辜公怡個性豪爽幽默,頗有遺傳自父親辜啟允的海派個性;外界多半形容,他是一位毫無架子的貴公子。

  雖然在外資圈闖出一片天,但仍難逃辜氏家族的義務與責任,據悉辜家大老辜振甫逝世前的心願就是長孫接班,因此,就在叔叔辜成允的號召之下回到台泥集團。

  被問起這段往事,他坦言,剛回來的時候,沒有很確定要承接,「但就是一種責任吧!」然而2017年情勢瞬間轉變,辜成允意外過世,本來尚未確立心志的辜公怡,幾乎是沒有思考空間,被推著「趕鴨子上架」。當年3月立刻攬下台泥子公司台泥國際總經理職務,台泥國際營業範圍在中國大陸,是台泥母公司重要命脈,一下子就讓辜公怡接觸核心領域,可想而知,辜家的急迫心情。

  還沒加入台泥集團之前,他在外頭看傳統產業,總覺得台灣傳產公司默默在做,忘了和外界對話;現在擔任董事長後,他開始強化溝通,用「小知識大用處」的宣傳手法,企圖拉近與民眾距離,例如,如果輪胎不加碳黑,使用年限最多1年。

  辜公怡曾經詢問記者,「你知道米其林寶寶為何是白色的嗎?因為輪胎剛出來的時候,沒有加入中橡產品碳黑。」其實這個故事不是他發明的,而是姑丈張安平說過,自己也就這樣記下來了。

打破老員工悶頭做慣性 主動出擊找新商機

  問他為何要強化溝通?辜公怡回答很簡單,找到對的年輕人到公司效勞。在他的觀念裡,公司悶頭苦幹的經營年代過去了,現在要主動出擊才行。偏偏傳產的經營特性較穩定,辜公怡看到公司同仁,往往是循規蹈矩、日復一日做著分內工作,久而久之形成一種「慣性」,不會主動思考更多可能性。

  因此辜公怡開始丟問題。例如,中橡主要產品碳黑,有高達八成都是應用在輪胎,第一線生產同仁頂多只知道碳黑對輪胎很重要,「但我們應該要把眼睛打開一點,為何只能運用在輪胎,難道不能適用在別的領域嗎?」辜公怡這樣問。

  去年,他從採購、行銷、研發與生產部門找出適當人選,組織專案小組,要同仁研究並提案,功課很簡單,探討中橡碳黑新應用;「過去的中橡不會積極爭取新市場,沒有設定新計畫,如果別人可以有新應用,我們也看到機會,就應該去創造各種條件取得商機。」

  雖然沒有技術背景,但談起應用,辜公怡卻是滔滔不絕,「你知道,雙B汽車外觀深黑色,黑到甚至會發亮,主要是加入特殊碳黑才會有的效果;所以,碳黑不是只能用在輪胎,它也可以作為汽車烤漆的染料…,又或者是電線電纜包覆材的添加物等等。」

  除了開發新市場,辜公怡盤點集團各項公司產品,力圖創造綜效或是橫向效益。針對中橡的轉投資公司─能元科技生產鋰電池,鋰電池正極材料之一為導電碳黑;儘管過去中橡沒有生產導電碳黑,但是他要求同仁嘗試開發,高雄林園廠已經進入研發階段,正等待開花結果。

  一名資深員工形容,前辜董(辜成允)的管理風格,都是自己事先畫好方向軌跡,同事只要循著軌跡執行即可,「現在的辜董會不斷去刺激大家嘗試一些新領域,過程中一定會遇到瓶頸與障礙,辜董也會提出意見,和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

  不過當同事要開始提案,等於工作量會增加,難道不會抗拒嗎?辜公怡毫不猶豫地說,「當你可以做新東西,看到未來新的可能性,應該都是開心的吧,起碼我是這樣感受到。」

  會這樣說,是因為辜公怡自己曾身體力行;最經典的案例,就是2017年4月台泥宣布砸下256億元台幣,收購台泥國際在外流通全部股權,不過收購方式可以讓股東二擇一,現金對價或是交換台泥新發行股數,這種「協議收購」方式,不僅創下兩岸三地首例,也達陣辜成允當年無法收購下市的目標。

靈活運作立戰功 協議收購讓台泥國際下市

  那時候不論是法說會或股東會,只要有人提問台泥國際下市議題,張安平總是請辜公怡代為回答,頗有要強化辜公怡戰功的味道;去年辜公怡一口氣接下中橡與信昌化兩家公司董事長職務,足見他的能力,已獲得張安平賞識。

  外界觀察,台泥集團的根基深厚,老臣經驗豐富且資深,公司發展十分穩健;不過公司內部金融財務人才較少,辜公怡的學、經歷恰好填補其缺口,預料未來台泥集團的財務操作勢必更活躍。

  只不過,從一個純粹財務操作的角色,如今轉換身分成為經營公司主導者,他坦言,以前在外資圈以執行專案為主,專案結束代表責任結束,可以收錢走人;現在需要多一層思考,起了一個專案,就要評估後面如何執行、能不能執行。

  若用籃球比賽來形容,過去辜公怡只需要打前半場,現在卻是要從第1節打到第4節,等到比賽結束才能論英雄,對他而言可謂是一項挑戰。

  台泥國際下市案讓辜公怡的財務能力有目共睹,然而經營企業不能光靠財務操作,不論是成立46年的中橡或是28年的信昌化,想在短時間內突破既有框架、舊有思維,仍是巨大挑戰;未來他會如何帶領上述兩家公司業績開出紅盤,外界都很關注。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財訊雙週刊)

     
Copyright© CHINA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