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財訊雙週刊
在高通創投、阿里巴巴等國際知名投資機構與戰略夥伴相繼領投之下,一家小小的新創公司商湯科技,如今華麗轉身成為全球最貴的AI獨角獸。《財訊》採訪團隊深入商湯科技香港總部,直擊商湯科技AI技術實力養成與發展戰略藍圖,揭櫫商湯科技為何成為被大咖投資公司競相追捧成最貴獨角獸的關鍵。
知名大企業爭相追捧
全球最貴獨角獸 2018年底,《財訊》採訪團隊前進新界吐露港畔的沙田香港科學園區內,位於最大地標「金蛋」斜對面的科技大道東12號一座海濱大樓,直擊現今估值逾人民幣300億元(折合新台幣超過1,365億元)、堪稱全球最貴AI(人工智慧)獨角獸—商湯科技的「新」總部。
商湯科技的「舊」總部也位於科學園區內的另一座大樓,但由於2018年商湯科技全球業務急遽擴張,香港總部加快招兵買馬,原本的大樓空間已容納不下逾100名員工,因此在去年底搬遷至新大樓。
走進這家靠著人臉辨識技術竄紅的AI獨角獸總部,大門外就裝設一台可以透過人臉驗證身分的機器,當有人接近大門時,機器在毫秒內就能迅速識別訪客身分。若是公司內部員工,螢幕會立刻顯示通過員工身分認證,大門自動解鎖開啟;相對地,若螢幕出現Stranger字樣,顯示此人為陌生人。
現在這隻全球最貴AI獨角獸,已成為阿里巴巴、蘇寧易購、高通創投、厚樸投資、銀湖投資、老虎基金、富達國際、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中銀集團投資、上海自貿區基金、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等眾多知名大企業與創投公司追捧的新寵兒,屢屢創下AI領域單輪融資最高紀錄。
全球最鍍金AI獨角獸
阿里巴巴等創投捧資金上門
2017年7月,商湯獲鼎暉、賽領資本領頭,中金公司、基石資本、華興資募股權基金、TOL資本等高達20多家知名投資機構與戰略夥伴參投,完成4.1億美元(折合新台幣127.67億元)B輪融資,突破當時全球AI領域單輪融資最高紀錄。 2018年4月,商湯科技更獲中國互聯網巨擘阿里巴巴領投,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蘇寧易購等投資機構與戰略夥伴跟投,完成C輪6億美元融資,讓AI領域單輪融資金額再邁入新的里程碑。商湯科技聯合創辦人暨執行長徐立甚至發下狂語,「大牌投資人排隊想投,沒有任何條件可談。」
他如此狂妄的口氣,並非毫無根據。現在,站在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簡稱浦發銀行)與中國第二大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的ATM前面,無須插入提款卡,只要透過鏡頭刷臉通過身分認證後,就可以直接取款。而這項精準確認身分的核心技術,正是商湯所開發的AI人臉識別技術。
此外,中國互聯網+金融新行業的獨角獸公司—融360,透過手機刷臉驗證身分,可以直接線上申請個人信貸,省去到銀行櫃台抽號碼牌、排隊等待人工審核,把貸款變得快速又便利;以及中國首家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廣告傳媒集團分眾金融旗下餘額代償產品—還唄,為提供信用卡用戶帳單分期且收取低息的App。支持這些金融創新背後的關鍵AI技術,就是商湯所開發的身分驗證服務SenseID。
吸引投資人支持關鍵
技術與人才的稀缺性 「商湯科技可以獲得投資人支持,很大的原因是來自於稀缺性。」商湯科技聯合創辦人暨副總裁徐冰接受《財訊》專訪時表示,2014年谷歌耗資6.6億美元收購英國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藉此獲得12位博士學歷的AI技術人員,凸顯出AI人才稀缺性與價值的最佳案例,關鍵原因在於:能做深度學習底層神經網絡的人才非常稀少。而深度學習技術難度與人才的稀缺性,正是進入AI行業的壁壘。商湯科技卻正好掌握這兩種稀缺性,成為吸引投資者捧著大筆資金上門投資的優勢。
2014年才成立的商湯,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崛起,關鍵在背後有一群強大的技術團隊,其團隊源自於香港中文大學的湯曉鷗教授實驗室,是華人最早做深度學習的研究團隊,在學術領域耕耘已超過10年,當時了解人工智慧的人還不多,技術團隊是透過能量積累,才突破技術桎梏,真正實現把深度學習,應用在機器視覺與模式識別的難題上,例如用機器識別人臉與物體。
接著,商湯又持續從麻省理工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北大等一流學校重金網羅各路AI技術人才,截至目前,商湯科技擁有18位教授、超過150名博士,領導600多位成員組成的算法研究團隊,可說是目前專利數量最多及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數最大的華人AI團隊。
商湯科技第一次在產業聲名大譟,是在2014年,商湯科技在ImageNet國際大規模視覺挑戰賽(ILSVRC)中,擊敗谷歌(Google),拔得頭籌後一戰成名。2015年,在ImageNet國際大規模視覺挑戰賽中,商湯科技在檢測數量與檢測準確率兩項競賽中,再度擊敗谷歌,成為全球第一。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財訊雙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