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的笑容及專業的白袍下,是無限的淚水與汗水的累積。即使工作再忙碌仍堅持運動的江醫師,認為健康才是一輩子的。而運動場上跑者在分秒之間創造榮耀,牙醫師在臨床診療時,也是在與時間競跑、為患者設想如何打造修補適合的牙齒,好讓他們迎接嶄新的生活。江醫師分享執業這些年的深深體會:「帶給患者健康和美麗」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要經過許多紮實的歷程累積,這也是我不斷精進的動力。」
家逢巨變 努力改變
原本家境小康的江醫師,國中時期家中發生變革,身為長子的他認清必須扛起責任,也讓他學會在逆境中努力求生的技能。曾在天下雜誌看到文章寫道:「300塊活3週?台灣青年收入終生低於上個世代!」江醫生有感而發的在Facebook分享這麼一段:「我15歲就開始打工,和遊民比早起搶派報的工作,烈日當空下在汐止交流道出口穿梭車陣發了一整個暑假的建案傳單,當時的時薪是100元(穿熊貓裝加10元)。上大學後開始當家教,靠著知識吹吹冷氣講講話時薪變成500元足足漲了五倍,當時我就知道了方法比努力重要。」
他進一步分享一路走來的艱辛,「大學時一學期學費近7萬全貸不用說,每學期好幾萬的牙材費、老師說一定要買的原文書、貴死人的咬合器high speed、房租水電吃飯油錢全都要自己想辦法,同學都在打電動而我拼命打工,每次繳費都拖到最後一天,還要半夜騎車回板橋找姑姑借錢,超級丟臉的!」其他大學同學一畢業都在開家裡的進口車,住爸媽買好的新房子時,25歲的江醫生欠了台北富邦100萬學貸,但這都還只是小case,「我同時幫家裡扛下幾百萬債務,銀行、警察局、地下錢莊、法院、醫院,甚至是殯儀館,我什麼地方都去過了。好不容易努力到祖厝不用被法拍,又另外借兩百多萬翻新房子給家人住,每個星期十八診繼續打工。」
江醫生認為,想要從地獄裡爬出來「比慘沒有用,要比努力」,「所以不要再怨天尤人了,如果你覺得努力也沒有用,那是因為你不夠努力或是用錯方法。」正因為有這些人生經歷與正面思想,後來不管遇到任何問題,江醫師總能先冷靜下來,針對問題做診斷、找對方法下猛藥,這也促使了後來蒔美集團的創立與拓展。
莫忘初衷 發揚行醫理念
在實習醫師以及退伍後任職牙醫診所的期間,江醫師看盡了許多業界的黑暗面,時間越長越覺得離當初自己當醫生的初衷及理念越遠,於是萌生出改變不了別人不如改變自己的想法,「畢竟如果是自己創立的診所,就能夠按照自己的理念下去經營,對吧!」
就這樣,一個沒有創業經驗的醫師,獨自上網找資料、找前輩求經驗、買書來參考,最後再找來幾個好夥伴一起創立蒔美牙醫診所。而他的經營理念很簡單,賺的錢只要夠生活就好了,所以賺大錢一直不是創立診所的首要目標,江醫生想要的是一家能永續經營的診所,並且為病患們解決問題,這才是他心中所謂的事業。
因為早期看透了人生百態,所以即便在成立了蒔美牙醫診所後,他始終抱持著把同事當家人、把病患當朋友的精神廣結善緣,也因此獲得了許多死忠病患的信任與愛戴,近十年期間仍從外縣市去給江醫師看診,因為江醫師的用心他們能夠感受得到。他笑著說,「有些還從小姐看到變媽媽了,連生的小孩也都來給我看診,真的是從小看到大的,這種喜悅與成就感真的很難形容!」
江醫師表示,原以為創業努力二、三十年就可以退休,但是到現在第一個十年快到了,他才發現根本無法,因為如果換別人經營是否與原來理念相同?萬一收掉了那同事與其家人該怎麼辦?「想到這些問題就覺得自己只能更加努力經營,才不會辜負這群同事們的信任。」也因將同事視為家人,使得診所內總是充滿歡樂,前來看診的病患亦能感受到這溫暖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