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freepic
【受訪者小檔案】 姓 名:黃方佐 Stanly 任職公司: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職 稱:軟體開發工程師 工作內容:系統分析處理、內部系統優化 |
電子零組件分銷為台灣重要產業,近年在美中貿易及產業競爭激烈的態勢下,許多頂尖企業大幅改變通路策略,對於台灣的通路商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即便如此,大聯大仍然在競爭加劇的半導體零組件通路商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公司發展除了業務人員的努力外,於此數位化的時代中,為內部網路及系統提供分析處理及優化的工程師亦有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這次採訪到的是在大聯大投資控股擔任軟體開發工程師的黃方佐Stanly,請他和我們聊一聊從學生時期到軟體工程師的心路歷程。
Q:請問您在學生時期培養了什麼技能與專業,並對於日後工作產生了良好幫助呢?
在就學時,課程主要以程式語言及管理科學為主,例如C語言、網頁程式開發及供應鏈管理等。大學期間學習了良好的JAVA基底,幫助未來使用PYTHON以及其他新的程式語言。此外,在學期間也培養了設計的思維和美編設計能力,除了提升自我美感外,更是在未來建立使用者介面時,能提升使用者行為的流暢度,並且能設身處地的為使用者考量。
在研究所期間主要培養了研究一個領域的能力,這份能力在未來帶入職場後,讓我比較能做偏向研究型而非作業型的工作。除此之外,也培養了良好的問題解決能力,最大的感受是很多問題是指導教授給予一個熱門領域讓我主動去研究,再由我告訴教授相關結論。在研究所期間我也曾經和律師事務所合作,幫該公司網站設置程式,建立了法律判決自動分類系統,幫該公司網頁設計程式,解決律師看完判決條文後,必須查找關鍵字的麻煩問題。
Q:請問您在工作前是如何挑選相關工作?
當兵前即進入目前工作的公司─大聯大控股實習,受到主管的賞識,亦決定在當完兵後,繼續在該公司一展長才。當初選擇了這間台灣最大的半導體零組件經銷商,即是因為感到更能接觸到產業知識,藉由大公司的平台,也可以更能了解公司的大方向與策略。
Q:一般來說,軟體工程師的工作日常是?
軟體工程師的一天主要是程式開發與數據分析,除了自身的作業外,也需要跟資訊部門同仁合作。例如我會撰寫一些數據分析程式,讓他們會嵌進公司網站。有時候我會研究一些新的技術並且優化舊有的平台,也對於公司的雲端技術進行研究,將公司原來的傳統系統建置到雲端,能更有利地幫助公司藉由網站平台服務各類型客戶。另外有時也會遇到不知道如何解決的程式上問題,以及創新型的問題,得靠自己想像與實驗,除了和同事與主管討論外,也得翻閱舊有文件對相關情況進行參考。資訊部門比起業務一般比較不會有所謂的淡旺季,工作型態可以算是比較穩定的。
Q:您認為這個行業所需的技能有哪些?
工程師一定要有資訊能力以開發企業要用的需求,而IT部門很大,有些部門做一些比較維護系統的工程師只需要大學畢業即可,而我們的類型則需要有碩士等一定的學歷基礎。由於部門較新沒有太多的專案經理,除了專業能力外,溝通技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畢竟自己做出來的產品時常需要跟別的同事配合,所以在內容的整合與時程的安排上都需要溝通。
Q:對於未來有什麼展望與規劃呢?
電子零組件通路商產業的需求在近幾年開始緊縮,以台灣來說的話,賣的客戶大部分賣到中國大陸,因此在經營上也會多少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而經銷商需要賺手續費,因為中美貿易戰的關係也受了一定的影響。該產業從前到現在並沒有太大的不同,由於這是一個傳統產業,著重業務與公司之間的買賣,公司的業務拓展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在未來希望可以變成比較厲害的程式設計師,希望可以把程式語言及分析的能力帶到產業上。公司近年來強調數位轉型,在台灣為半導體元件通路商龍頭的大聯大近年來也在持續穩定成長,希望能藉由公司的平台發揮自我優勢,並且讓自己成為具備廣泛思維知識的T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