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來啦~」熟悉且一貫的問候在每次拜訪都會出現。翻開門紗,映入眼簾的是高規格桌上型電腦機與穿著輕鬆樸素的兩人,以及為了填飽肚子在折騰貓奴的貓咪們。和諧的景象中,左邊的桌機突兀地開著緊張刺激的遊戲,而右邊的桌機則開著製作中的簡報。
同源不同路的兩人
Barry & Amy高中時期分別就讀為人稱羨的建中與北一女,在大學時則同時就讀政大資訊科學系,從相識到相守已近十載,但個性與價值觀在旁人眼中卻大不相同。問到為什麼能一直在一起,Amy回答:「哦,他是人生中莫大的緩衝器。」而Barry則是說:「沒阿,她對自己的要求以及努力,總是提醒我要成為更好的人。」
大學畢業之後,一位當完兵後直接進入美商CloudMosa擔任QA,跟著公司一起奮鬥來進攻瀏覽器的國際市場。另一位畢業後就讀台大資管所,經歷了知名的作業系統公司、電競公司、金融證券公司、及新零售服務公司的洗禮,如今在KKBOX擔任PM。若真的沒有興趣,就真的不要勉強。」
現在這條路走對了嗎?
資訊科系的出路非常的廣,繼續升學的可以攻讀資科、資工、資管或理工科類等研究所;步入職場能選擇的有PM、研發、前端、後端、網管、QA等類型大不相同的工作。
軟體測試工程師(Software QA Engineer)主要係負責監控管理公司軟體開發過程的每個階段,以確保軟體設計之品質且符合公司所設定之標準,並將新軟體公開發表,以及將既有軟體更新之潛在風險或BUG數量降到最低。Barry很感謝CloudMosa給他這個機會:「我很幸運能得到這份工作,待遇好、工作環境優、主管同事相處的也不錯,希望能持續精進自己,並一直與團隊共同奮鬥。」
而Amy擔任的產品經理(Acquisition & Conversion Product Planner),則主要係替公司產品進行規劃,尤其著力於吸引新客戶與轉化客戶(如免費會員轉換成付費會員),創造意識、分析競爭對手、研擬創新的產品企劃、以及與研發部門溝通都是此工作重要的環節。Amy表示:「經過前幾份工作的洗禮後,我決定轉換跑道來到KKBOX,在這邊我認清自己喜歡什麼,而且都要努力耕耘才能獲得成效,工作雖然很有挑戰性,但這是我會一直想做下去的領域。」
如何看待對方的道路?
面對截然不同的職涯選擇,面對的壓力與難題自然也不盡相同,除了自己要會適當的調適壓力之外,彼此體諒也格外重要,同住在一個屋簷下,他們同樣喜歡以室內活動來放鬆,呼朋引伴前來作客也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在兩個截然不同的個體上,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互相理解各自的難處,並給予極大的支持與接受度。
Barry說:「雖然Amy偶爾會因為公司的事情搞得自己很不愉快,但整體而言,對她來說這是一份有挑戰性且符合期待的工作,我能提供的實質幫助不多,但我會樂於聽她分享公司最近的狀況與內心的想法,我將自己視為她情緒上的垃圾桶,雖然會提供一些通常沒什麼幫助的參考意見。」Amy則表示:「他很幸運找到一份待遇很好,又符合他個性的工作,希望能一直穩定發展下去, 他在工作上的穩定度高我很多,幾乎很少聽他抱怨工作上的事,唯一就是他會對自己缺乏自信,擔心自己失去當前工作後會找不到其他出路,所以我總是告訴他,他的能力跟眾人相比絕對是出色的,適時地從旁邊給他多一點鼓勵。而從他身上我也學習,要想辦法讓自己放鬆,正確地切換上下班心境,是保持工作熱度的關鍵,這樣人生的漫漫長路才能走得長遠。」
現在社會的競爭度只會越來越高,面對資訊爆棚的年代,與他人相比的已不是學多少,而是學多快,面對職涯也是在比誰的氣比較長。80後的年輕人偶而會被調侃是草莓族,但又多少人真的是草莓族呢?有時只是缺少一個相互傾聽的摯友、長者、甚至是另一半,如同Barry與Amy。從這兩人的訴說中窺探人生道路上的努力與堅持,也從他們相視的眼神中,瞭解到他們對未來的信心與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