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小檔案】 姓 名:唐正峰 任職公司:亞太普惠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職 稱:創辦人/總經理 經 歷:星展銀行(台灣)個人金融處董事總經理 美商友邦集團(台灣)消費金融事業台灣區總經理 美商奇異集團(台灣)消費金融事業台灣區營運長 |
喜歡創新、習慣快節奏的唐總,過去在外商集團擔任要職期間,協助公司度過難關與危機、帶領團隊發表新產品等,過程中累積許多能量與經驗值,並在種種關卡裡得到磨練。爾後他也開始思考,每段成長很多、有苦有得的經歷,總在開花結果後他就轉身離去、投入下一段新旅程,那是不是時候該為自己耕作一畝田、收割屬於自己豐美的果實了? 為自己做決定與承擔失敗 過去種種讓唐總體會到,「想要爬更高的人,不適合在同一個組織裡做同樣的事。」當然也有想要待在舒適圈的人,每個人思考、想要的方式不一樣,「願意接受挑戰的人就要不斷去試、去闖。」唐總認為自行創業後,最大的不同在於過去任職的企業因為組織完善,具備完整年度規劃與預算,高規格的管理更是行之有年,但也容易凡事按照制度來走。
「而我自己從開牛排餐廳到創立亞太普惠金融科技公司,都是從零到有,需要大量的動腦、不斷持續探索新的東西,」因為創業者的資本通常都不大,所以唐總建議要讓自己具備多樣功能、思考自己有哪些專長可以應變令人措手不及的各種變化。唐總提到普惠金融在去年也遇到一些危機與轉變,「這樣的忍痛期也在考驗公司的能力,且當有困難時,其他機會也會隨之到來。」 認為危機就是轉機的唐總強調,挑戰新的東西固然是好,但做好準備更重要,「七成要準備好迎接挑戰,三成要給自己留好退路。」他進一步舉自己的例子,「我們做好開餐廳的準備與條件,但因為對市場敏銳度不足,像是地段的選擇、品牌與價位訂定等考量,所以會有失敗的狀況;但當面對挫折,要會和自己說,轉個彎去修改」最重要的是,「要能夠承受、不害怕失敗,尤其年輕人更要懂得接受這樣的事情。」 |
多交朋友與學習是成就自我的兩大利器 失敗是創業的殘酷之處,但有著更多美好在過程中。唐總近期要前往柬埔寨開發全新市場,又是一場從零開始的冒險,而兩年前也曾到雲南考察,深入了解當地文化習慣與變化後,開發出新產品,「很多的因緣際會產生新的可能,如果不走出去,就不會有這些機會。」這也是他給年輕朋友最大的建議:「出門交些多元、不一樣的朋友,接觸同溫層之外的人,產生更多的可能。」因為除了彼此教學相長,還能建立人脈,進而為未來的發展集思廣益,「火花是在不知不覺當中迸發出來的,而這些無限可能在辦公室碰觸不到,所以要多出去走走,增加與人的聯結。」
此外,頭腦總在高速運轉的唐總表示,自己喜歡不斷挑戰新東西、突破的人才。他認為,具有強大企圖心,內心充滿騷動想要一步步往上攀升,就有強大的渴望不斷學習、一路過關升等。「這樣的人會有動力,逼自己補足能力來超越同事們。」主動學習、改變自己的態度,是很重要的特質;此外,他也提到現在很多人會認為『這不是我的工作範圍,我幹嘛做?』但多學後都將累積成自身的璀璨,同時提升自我價值,「不懂又不去學,未來被取代的可能性是很高,尤其未來是機器人時代。」
唐總除了建議要培養學習是件好事的想法之外,在基本工方面也要充足,「像excel、word等文書工作也有學不完的功能,要如何更好更有效率都是從這些小地方學習開始。」而在管理方面,他也提到,「中階領導更該以身作則,自己先試做才能了解下屬難處及解決問題。」
無論是在創業方面的甘苦分享,抑或是給予做為員工、中階管理者的建議,唐總都強調要培養自身發光發亮的能力,並且不畏失敗,以努力、不斷學習及突破來澆溉,就能期待未來成就亭亭如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