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列表】


細心做好服務業中的製造業  
  2018/11/20
陳詩安
瀏覽人次:1339
關鍵字:徵信作業;信用分析;產業動向;實地訪查;資料庫

【受訪者小檔案】
 姓  名:李幸儒  
 公  司:中華徵信所   
 職  稱:徵信作業部 協理   
 工作內容:監督協助企業信用分析案件執行

  「台灣人多以人性本善的態度看待事物、容易相信對方所講的話,可是如果實際去探訪,就會發現有些事實不盡相同。」中華徵信所最大部門─徵信作業部的李幸儒協理,娓娓道出徵信作業過程中,實地訪查的重要。資歷豐厚的她,訪談中俐落颯爽,即使日理萬機,仍與我們分享徵信作業中的酸甜苦辣。

別人無法做到的

  李協理笑著說徵信作業是服務業中的製造業,「客戶委託徵信時,經常只給一個公司名稱,而我們則負責產出一份份的徵信報告。」因為客戶所給的名字不一定是對的,會有別名、改名、合併等等狀況,所以要做的就是小心求證、多方蒐集及驗證資料。她接著舉例,「曾有客戶被倒帳後,怎麼樣也查不到這家倒帳公司的資料,明明原是一家合法成立的公司,但後來不管以統一編號、負責人姓名或公司名稱,在經濟部商業司卻怎麼也查不到資料,經過中華徵信所資料庫的交叉比對,以及信用分析師的細心查證,才發現其手法是進行公司更名、負責人更名,甚至還改了統一編號,企圖以一個全新的身分規避責任並重新開始。」

  中華徵信所擁有龐大完整的資料庫,能協助徵信分析師做更有利、準確的徵信報告,擁有各企業的歷史軌跡更是中華徵信所的一大優勢,每間公司都會有其沿革、背景,因此徵信調查時企業本身過去的歷史比較相當重要,另外,中華徵信所資料庫還提供同產業公司的徵信結果比較,協助客戶做更有效率的判斷,「這都是其他徵信無法做到的!」

心懷宏觀 細嗅動向

  談到徵信分析師的條件,一般刻板印象為擁有財經背景即可,但因環境、產業、法條不時在變動,所以財經面、產業面對企業的影響至關重要。李協理舉例,「曾遇過公司某年度本業獲利大幅成長,後來發現是由於財報準則修改,原被列為業外的不動產處分收益,當年度改列本業收益;如果沒有瞭解這些細節、只分析數字的話,容易誤判、影響報告準確度。」另外,她也強調,「分析師也要時常留意時事,像是近期的中美貿易戰對企業的影響等大環境動向,或是受調對象是否與美國要制裁的國家有交易往來。」李協理指出,日本商社對這部分極為敏感,許多細節都須謹慎以待。

  所以徵信分析師要細心、瞭解時事,以宏觀的角度來寫報告,而非只著重財務面;對此李協理頗為無奈的提到,很多客戶委託徵信時常覺得財報是唯一必要的重點,然而「財報是一家公司過去的表現,而非當下的狀況,評估一家公司應該綜合管理、財務、經濟三面向。」

難處即挑戰 運動緩百憂

  徵信作業過程中,除了利用中華徵信所資料庫交叉比對,查找關聯性、找上下游廠商等資訊之外,也會以實地訪查來蒐集側面資訊。李協理說,「實地訪查也是我們和同業很大的不同點。所以我會鼓勵新進人員多出去看看,不但能訓練應對能力,同時還可轉換寫報告時的心情。」有別於日本對徵信採開放、樂見的態度,台灣比較保守,且由於委託方大多是匿名徵信,部分受調方會覺得不被信任與尊重,容易有負面反應;因此,李協理教導分析師們要以「有人來調查即是有潛在商機」的說法來引導對方,而不是強調徵信調查。除了強調親訪的重要,想要當一位好的信用分析師,李協理也補充「心細、文筆要順暢與邏輯要清晰,才能在報告中有條理的呈現所要表達的重點。」

  要管理逾三十人的部門、處理大量的案件,分身乏術的行程中,李協理靠瑜珈及慢跑來放鬆自己,和緩了各種喘不過氣的壓力,同時增強體力、獲得成就感,然後能量滿滿的帶領徵信作業團隊,繼續面對更多挑戰。

     
Copyright© CHINA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