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裕隆2022年永續報告書
攜手鴻海集團擴大開發電動車新商品的裕隆,旗下生產車系整車回收率突破九成之外,在三義廠打造綠能事業價值鏈聚焦太陽能發電系統,同時在廠區外部加強林木生態多樣性,訂下3年復育100種原生植物,驅動產業及供應鏈朝ESG面向永續經營,以期達成「人、車、自然共生」之環境理念。
▍裕隆生產車系 整車回收率突破九成
裕隆以淨零排放為推動永續重要目標,新設計車款植入環保節能概念,例如Nissan Tiida 1.6為環保車款,1.6L的高速油耗每公升可達20.3公里、1.8L高速油耗亦達每公升 19.01公里。另裕隆因應電動車研發和生產的市場趨勢,與鴻華合作開發製造納智捷n7電動車款,已在2024年第一季交車。
在主要原料及添加物種類及用量統計中,汽車生產重要原材料為冷軋中厚鋼板占總重量約11%,鋼板因考量安全與穩定性控制,經過精密測試目前每噸鋼胚約添加廢鋼10%,2022年度總共使用282.9噸廢鋼,再生物料(廢鋼)占產品總重約1.11%。除原料來源使用再生物料,也致力提升產品回收率,據2022年度統計裕隆生產車系整車回收率突破九成、而再利用率如下:
資料來源:裕隆2022年永續報告書
▍建置太陽能發電 打造綠能事業價值鏈 裕隆汽車環境永續政策積極推動節能減廢,並使用取自大自然之再生能源,於2017年啟動廠區太陽能電力建置規劃,以因應增加儲能設備的需求、全球潔淨能源及電業自由化等趨勢,推動策略合作夥伴價值鏈專業分工,打造國內汽車產業綠能事業價值鏈。2022年裕隆汽車三義廠區太陽能總發電量為1,283萬度、總用電量為1,281萬度,三義廠區太陽能發電用電類型為自用與躉售。
裕隆汽車太陽能電力建置規劃
資料來源:裕隆2022年永續報告書
▍工業廠區苗圃復育 在地生態植物達347種 裕隆為維護生態多樣性,自2007年起於廠區種植近5萬棵樹苗,實踐廠區公園化、生態化目標,同中興大學合作執行植物生態調查,確認原生種、特有種、歸化種、栽培種比例後,以三義工業廠區500坪苗圃作為培育場域達到SDGs15永續發展目標,預計3年內復育80~100種原生植物。
這個位在苗栗縣三義鄉拐子湖段工業區為丁種建築用地,據在地生態調查共記錄植物100科259屬347種,原生種247種(佔71.19%),特有種22種(6.34%),歸化種41種(佔11.82%),栽培種37種(佔10.67%)。2018年曾針對其中35公頃土地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場域內統計如下,陸域植物:130科388屬521種,依照植物生態評估技術規範所訂定之稀特有植物方面共發現2種「台灣肖楠」與「苗栗紫金牛」;特有植物方面一共發現23種,如:「台灣五葉松」、「青楓」、「金毛杜鵑」、「台灣欒樹」、「台灣百合」等,同時胸徑超過30公分以上的大樹共計1,458棵。
▍國內外ESG積極作為- 金管會「上市公司治理評鑑」連續9屆排名前5%
- 證交所「台灣永續指數成分股(FTSE4Good TIP Taiwan ESG Index)」
- 獲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獎」
- 獲「天下永續公民獎 大型企業獎」
資料來源:裕隆2022年永續報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