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緯創資通2022年永續報告書
接連入選燈塔工廠、同時榮獲「亞洲最佳雇主獎」,在國內連續五年獲得公司治理評鑑前5%佳績的緯創資通;在創新方面,不僅連續獲科睿唯安(Clarivate)選入百大創新機構,利用材料研發減少電子廢棄物產生、瞄準鋰電池回收ESG商機,旗下基金會更發起全台首次「穿山甲救援追縱計畫」,邀請公民擁抱動物保育與在地共好。
▍聚焦「產品生命週期」 三行動減少電子廢棄物產生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企業積極開發對環境友善之綠色產品,緯創聚焦零件與材料碳排放量及碳排熱點,自產品生命週期介入三項行動。第一設計階段:回收材料。經過研發團隊在材質和結構設計的持續測試與優化,成功在材料上導入高回收比例的塑膠及鋁材;預計2023年PCR回收塑膠回收比例可達50%,AL回收鋁材回收比例達55%,大幅減少碳排。
資料來源:緯創資通2022年永續報告書
第二製造階段:縮小尺寸。根據產品碳足跡分析製程的碳排熱點,發現PCB印刷電路板為高碳排零件。為有效減少產品碳足跡,與Intel合作導入TK2先進製程技術,可以在最小面積置入更多零件,成功將13吋筆電PCB的尺寸縮小27.9%,同步減少碳足跡。
資料來源:緯創資通2022年永續報告書
第三廢棄階段:自動拆裝。緯創在綠色設計面臨最大挑戰,是提升筆電零組件自 動替換,為納入機器人自動拆裝的考量,研發團隊成功設計出GLF,透過模組化的設計,大幅減少拆裝作業時間,減少電子廢棄物產生。
▍鎖定循環再生經濟 投入鋰電池回收新創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顯示,全球碳排放26%來自於交通運輸,隨電動車市場迅速發展,運具電池退役所伴隨的環境破壞、循環利用成為綠色經濟新市場商機,皆為緯創發展再生經濟的初始動機。緯創德州綠資源團隊2021年在合作夥伴協助下,利用「鋰電池直接回收精煉」專利技術,同時回收處理消費性電子產品及電動車的鋰電池,經美國Argonne國家實驗室EverBatt數據證明,該技術與virgin refinery(原材料)製造的正極材料比較,可以減少69%的用水量、73%能源使用量及68%溫室氣體排放、成本同步降低許多《見下表》。
鋰電池循環回收績效驗證
資料來源:緯創資通2022年永續報告書
德州綠資源工廠所設立鋰電池正極材料回收精煉試驗生產線,目標2025年落實500公噸年產能,待新科技達成量產目標、符合電池製造工業用等級後,解決全球電池生產及回收處理的環境問題,以循環經濟立意為公司營收貢獻動能。
▍ESG關懷在地環境 發起全台首次「穿山甲救援追縱計畫」
緯創在社會與人文關懷層面長期關注環境教育,2022年挹注新台幣15,147,875元,除了投入經濟資源、培育專業管理人員、提升環境觀念,例如基金會支持「社團法人台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努力讓受傷野生動物有醫療資源、救治恢復重返山林;統計2022年哺乳動物救傷數量80隻;鳥類救傷數量556隻;兩棲爬蟲救傷數量20隻,全年救傷數量達658隻、全年野放數量達157隻、舉辦講座和導覽57場次,共3,305人次參與。
此外,2022年新增「穿山甲追蹤計畫」,這是台灣首次因傷救援復原野放的穿山甲追蹤專案。此計畫共執行3隻穿山甲為追蹤標的,其中一隻特別由緯創命名「緯寶妹」。緯創正藉由綜合上述整合救傷業務與攝影教育展,邀請更多公民了解動物保育與在地共好。
▍國內外ESG積極作為- 入選2022標普全球(S&P Global)道瓊永續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
- 獲2022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台灣百大永續典範企業獎」
- 獲2022年經濟部「Buying Power創新產品及服務採購獎勵機制」
資料來源:緯創資通2022年永續報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