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南亞科技-企業永續ESG官網
亞科入選道瓊永續世界指數(DJSI)、新興市場指數,在全球記憶體產業排名第一,藉由三重盈餘思維管理反思產業價值鏈社會貢獻,同時導入生態調查觀測滾動檢討營運方針,並攜手研華、仁寶、光寶科、南亞塑膠與三星共同淨灘,透過企業揪團逐步落實ESG推行方略。
▍三重盈餘思維管理 淨正向影響破2千億
南亞科自2017年起攜手學術單位以財務損益(Profit & Loss)觀點,結合經濟、環境與社會的三重盈餘(Triple Bottom Line, TBL)管理思維,衡量價值鏈活動為人類福祉及社會經濟帶來的潛在影響,據此2022 年南亞科技盤點上下游價值鏈,共貢獻2,634億、採購需求推升產業鏈發展創造3倍經濟價值;DRAM產品的銷售則為客戶產業創造1.85倍的產值,同時創造新台幣2,546億元的「淨正向影響(Net Positive Impact)」。南亞科技深化永續影響力管理架構,衡量及管理公司營運及價值鏈活動對社會福祉帶來的貢獻,同時直面集團在營運生產端衍生環境足跡、資源消耗的環境成本,未來朝低耗能DRAM產品永續經營。
▍導入生態調查觀測 鄰近地區物種數創新高
南亞科充份理解營運活動對生物多樣性造成影響,遂依據所建立的生物多樣性管理循環,自2013年至2022年期間,每年支出台幣近千萬元委託環境生態監測服務費用,於營運期間透過外部專業的生態公司進行空品(含噪音、震動)、廢水監測(含放流水與河川水)、地下水採樣、交通流量與生態調查(除了生產計畫基地外,並向外延伸500 公尺進行),每季執行一次,若遇施工期間,則改為每月一次;至於生態調查的生態類別則包含陸域植物、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棲類與蝶類六類。
就下列生態調查數據的鳥類觀測趨勢圖為例(自2013年至2022年期間,以每年7月份的觀測值描圖),觀察南亞科技鄰近地區物種數在2022年達到新高,共計37種、總共374隻(其中觀測到2類保育類,包含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有大冠鷲(Spilornis Cheela)4隻、鳳頭蒼鷹(Accipiter trivirgatus)1隻與三級保育類野生動物有台灣藍鵲(Urocissa caerulea)8 隻,保育類物種佔比8%),歧異度指數3.27與均勻度指數0.91,均勻度指數穩健上升。依此生態調查,南亞科營運持續朝NNL(本公司的既有營運活動達到無淨損失) 與NPI(本公司的所有營運活動達到淨正向影響)方向持續努力,並就生物多樣性滾動式管理修正營運方針。

資料來源:南亞科2022永續報告書
▍五大企業攜手 「國際淨灘日」聯合撿塑 針對塑膠垃圾形成海廢,南亞科著重「減塑」及「撿塑」執行,不僅在917國際淨灘日,偕同研華科技、仁寶電腦、光寶科技、南亞塑膠及三星電子等五家企業舉辦環保淨灘活動,聯合淨灘集結了多名同仁及眷屬一起前往淨灘,更清出重達910.7公斤的垃圾。另適逢中秋佳節,南亞科技號召志工隊一起邀請下列公益團體:社團法人中華非比關懷協會(新北市糕菲膳工坊)、財團法人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唐氏症基金會、財團法人愛盲基金會共五家公益團體入廠進行公益義賣,兩天義賣所得共達新臺幣233,713元,南亞科技再額外捐贈每家公益團體新臺幣5萬元,透過每年年節公益活動,讓相關庇護工場的產品更廣為人知與消費。
▍國內外ESG獲獎肯定- 入選道瓊永續世界指數(DJSI)及新興市場指數,全球記憶體產業排名第一
- S&P Global永續年鑑全球ESG分數前5%
- CDP氣候變遷領導等級/水安全A List供應鏈議合領導者
- FTSE4Good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
資料來源:南亞科2022永續報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