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中鋼2021 ESG REPORT
建廠超過半世紀的傳產企業集團中鋼,旗下擁有超過百萬名的大小股東,在穩步邁向百年企業的路途上,已有眾多投資者關注中鋼節能減碳績效。近日甫獲「永續企業獎」等獎項肯定的中鋼,除了在離岸風電、太陽能發電領域開始落實ESG理念,同時重視在地社會參與,朝產業升級兼具環保的的全球卓越鋼鐵企業蛻變。
▍離岸風電蓄勢待發
中鋼籌設離岸風電響應國家綠能政策始於2015年,當時中能發電籌備處就第 29號離岸風場向經濟部能源局提出「中能離岸風力發電開發場址申請計畫書」,同時接軌國際,與具風場開發工程技術及管理經驗豐富之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在2019年底成為營運合作夥伴,中能發電公司持股比例為中鋼公司51%、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49%。
目前中能發電於彰化外海約10公里處,風場設置面積約36.5公頃,獲配300MW容量,已與台電簽訂風力發電離岸系統電能購售契約,計劃於2024年底完成併聯商轉。這項風電開發不僅在未來能支應台灣電力吃緊現狀,中能風場開發案已獲聯貸銀行團簽訂近450億元專案融資合約,吸引含8大行庫在內之16間本土銀行共同參貸,長期發電減免碳排可期。
▍太陽能運轉每年貢獻一億度電
2021年綠色鋼品訂單約456.5萬公噸、轉化成減碳效益預計可達848.6萬公噸的中鋼,旗下子公司中鋼光能公司,專責負責推動中鋼集團太陽能發電事業發展,截至2021年底,中鋼光能公司於中鋼廠房屋頂建置容量約60MW,為台灣現今單一公司最大的屋頂型太陽光電案場,包含中鋼在內等14家子公司設置太陽光電系統累計設置容量達87.3MW,累計發電量已達約3.3億度,未來每年約可貢獻1.02億度之綠電、5.1萬公噸CO2減碳量。 (註: 減碳量係以2020年電力排碳係數0.502公斤CO2e/度計算之)。
▍尤重在地社會責任
總部位於高雄的中鋼集團,在河川守護、綠化養護、防疫救災等三大面向,都能看到中鋼尤重在地社會責任的身影。在河川守護方面,中鋼成為全國首支企業型水環境巡守隊,自2005年成立迄今,每日巡守鹽水港溪3次以上,每日定時巡查河面、碼頭及打撈河面垃圾、觀察水質是否異常,2021年累計工作人次超過1,500人次、撈除總重超過1萬公斤垃圾,致力於守護水環境的潔淨。
曾於八八風災過後深入六龜、甲仙等區進行植樹造林、災後復育的中鋼,在2021年向高雄臨海工業區服務中心認養小港區沿海二路段(約1200㎡),共計種植有台灣原生種榔榆及羅漢松等喬木約100株, 扶桑、紅仙丹、馬茶花等灌木約4,000株。多年來在綠化樹種計286種,培育了台灣原生稀有之棋盤腳和象牙樹等兩類樹種。
另在疫情延燒期間,中鋼與高雄市政府緊密合作,捐贈上千組防護面罩、防護衣、N95口罩,與多組組快篩試劑等防疫物資,在第一線防疫人員共同守護台灣的身旁,都能見到中鋼致力落實社會責任。
▍國內外ESG獲獎肯定
- 獲選2021年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ices, DJSI)「新興市場指數」(DJSI - Emerging Markets) 之成分股
- BSI英國標準協會「永續韌性 - 卓越集團獎」
- 榮獲台灣企業永續獎 (TCSA)「台灣 TOP50 永續企業獎」,以及永續報告獎「傳統製造業白金獎」、「氣候領袖獎」、「水資源領袖獎」、「循環經濟領袖獎」與「人才發展領袖獎」共計6項獎項

資料來源:中鋼2021 ESG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