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2021年南亞塑膠永續報告書
針對歐盟議會「限塑令」禁用一次性塑膠製品,近來在國內外獲得20多項專利、獨步全球成功研發「100%回收聚酯膜」技術的南亞塑膠,長年耕耘寶特瓶聚酯回收技術成熟、年回收寶特瓶近90億支之外,以公司治理專案刺激老舊工務車優先採購節能車款、企業志工辦理仁愛服務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持續朝「廠鄉一家親」的ESG目標邁進。
▍回收寶特瓶創造482座大安森林公園吸碳量
長年投注寶特瓶回收造粒再利用的南亞塑膠,日前宣布同統一集團、統一超商,共同建構「從瓶到瓶(Bottle to Bottle)」的寶特瓶循環回收系統,因為寶特瓶經回收,瓶磚先後經歷工廠清洗、脫標、粉碎、浮選等步驟,最終瓶片造粒出回收粒,不僅可用於回收絲、回收棉、環保回收膜,並再製成衣服、傢飾、鞋材、寶特瓶、收納盒、餐具等有效回收再利用,回收造粒可取代原生聚酯粒且碳排放量可減少72%,若從數據觀察,2021年南亞使用回收寶特瓶 87億支,相當每年減少碳排放18.8萬噸(下圖),可創造約482座大安森林公園之吸碳量。
另針對2020年全球約有3,400萬噸廢棄服飾以掩埋或焚化方式處理的現實,南亞塑膠積極與品牌領導廠商合作發展織物回收,將廢胚(色)布、邊角料及消費後舊衣回收轉化為再生粒,形成紡織品再生循環鏈,聚焦循環經濟再利用。
資料來源:2021年南亞塑膠永續報告書
▍公司治理主推「節能減碳」 南亞2021年完成405件節能改善案,投資金額742,018千元,預估減碳量約740,475噸/年,從下圖表可以看到公司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經第三方驗證,連續三年下降。同年南亞四大減碳策略包含公用廠燃煤鍋爐汰換為燃氣鍋爐、二氧化碳排放餘熱導入發電改善案、新港配電盤廠廠房屋頂建置太陽能發電設備、廢氣焚化爐二氧化碳回收減量化持續檢討。然而,南亞另從管理面節能減碳、新投資商機,回饋員工等三方面回饋著手進行新專案。例如:補助員工新購汰換電動機車專案,2022年與國內電動機車廠商攜手合作,共同落實減碳,其中新購補助金額為10,000元,換購為16,000元,預估補助總金額約為1~2億,預估每年可減碳2,532噸;同時輔助車齡超過10年的老舊公務車退役,針對新購之小客車及客貨車皆優先採用節能車型,打造質優友善職場環境。
除了南亞響應政府綠色採購政策,積極採用具備「節能、省水、環保、減碳及綠建材」等標章產品降低對對地球衝擊。為因應新能源發展趨勢,南亞亦成立「台塑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動新能源產業下電動車電池布局。
備註:委託英國標準協會(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及台灣檢驗科技公司盤查驗證取得證書
單位:公噸CO2-e 資料來源:南亞塑膠官網
▍企業志工定期關懷社福機構 南亞整合福委會愛心社、 工會、地方公益團體共同協力,與鄰里共創「廠鄉一家親」等公益推廣。包含定期訪視育幼院、養老院,募集生活用品等物資捐贈社福機構;舉辦二手市集義賣捐贈;協助弱勢族群申請台塑企業「勤勞基金會」急難救助金補助。綜計2021年共辦理21次仁愛服務活 動,共456人次參與,捐贈金額計1,228,274元、「勤勞基金會」急難救助金申請金額計406,000元。
南亞塑膠2021年國內外ESG獲獎肯定
資料來源:2021年南亞塑膠永續報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