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電性聚合物鋁電解電容器。資料來源:鈺邦科技
舉凡任何電子產品都必須使用到所謂的「主動元件」與「被動元件」兩項零組件,「主動元件」顧名思義就是可以主動單獨執行運算的元件,例如CPU(中央處理器)或各式IC,而「被動元件」則是扮演被動的保護角色,當一項電子產品進行電流或電壓的改變時,「被動元件」的作用就是透過低電壓、過濾雜訊等方式,達到保護「主動元件」的目的。依據不同的功用,被動元件又可以分為電容器、電阻器與電感器三大類;「電容器」就是以靜電的方式蘊容電荷,並在預定的時間釋放出來作為調節過濾電波;而「電阻器」就是以阻擋的方式達到降低電壓電流的功用,「電感器」則是因電流改變而感應而生,做為過濾雜訊與電磁波的功用。而目前台灣廠商目前生產主力主要集中於積層陶瓷電容器(MLCC)和晶片電阻產品。
受惠於村田製作所等日系被動元件業者逐漸淡出一般型中低階領域,轉往高階車用MLCC產品布局,造成產能供給出現缺口,在供給結構變化、以及市場需求增加驅動下,台灣被動元件產業因缺貨潮帶動,2018年迎來了產業發展最甜美的一年,國內產值新台幣776億元、含海外產值新台幣2,175億元,均創歷史新高。不過隨著2019年隨著美中貿易戰效應持續發酵、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2021年雖然疫情趨緩,但IC元件等短料缺貨影響被動元件出貨與中國大陸限電等因素影響,TOP10業者業績雖然回升,但仍呈現弱勢反彈。而2022年更因為俄烏戰爭爆發使得原物料價格大幅波動,加上物流運輸持續受阻所引發通貨膨脹問題嚴重,在通膨高居不下情況之下,歐美各國紛紛強勢升息,衝擊民生消費及投資信心。
在電子行業景氣迅速轉變且消費性電子需求相對低迷的情況下,被動元件的需求也在急速下降,使得TOP10業者2022年營收較2021年大幅衰退21.72%。隨著科技產業持續調整庫存,原預期2023年上半年可望順利去化,並在下半年開始進入新一輪的成長週期。但除了美國經濟數據表現較為理想之外,歐盟及中國大陸等主要經濟體經濟表現疲弱,終端需求持續不振,尤其是消費型電子、NB及手機等為甚。雖然在2023年第三季起產值反轉呈正成長2.5%,但TOP10業者營收仍衰退1.2%,創近五年新低。
被動電子元件業近五年TOP10營收狀況分析圖
資料來源:CRIF中華徵信所徵信資料庫及近五年「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被動電子元件業近五年TOP10業者排名
資料來源:CRIF中華徵信所徵信資料庫及近五年「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依近五年被動元件業TOP10業者排名狀況分析觀察,近年均為台廠龍頭的國巨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為台灣阻抗股份有限公司,以生產各類精密電阻器為主,並合併其經銷公司國巨股份有限公司後更名之。國巨現為全球第一大晶片電阻及鉭質電容製造商及第三大積層陶瓷電容(MLCC)製造商,目前在全球29國擁有51座生產基地及20個研發中心,提供客戶完整一次購足服務。
看好被動元件的景氣由谷底翻轉,國巨自2013~2017年陸續進行四次的現金減資,同時也持續透過併購擴大集團版圖,自2016年起陸續併購入主凱美電機、旺詮,並為擴展布局車用,再收購君耀及美國普思電子;看好高階車用MLCC市場,於2019年11月再以美金16.4億元併購美國百年被動元件大廠基美(KEMET)。由於基美(KEMET)鉭質電容全球市占率第一,產品可應用於汽車電子、工業應用、航空、醫療、智慧手機、雲端/網路設備、5G、無線通訊等高階領域,客戶包括一線車廠安全系統及電信基地台。併購後除使國巨鉭質電容產能躍居全球第一外,更可強化其在高階、利基型市場完整布局。另為了加強電感元件產品線,配合集團往高階市場布局的策略,也在2022年1月正式合併奇力新。2022年10月再併購法國施耐德電機高階工業感測器事業部及德國賀利氏高階溫度感測器事業部,持續強化汽車和工業應用領域。
此外,國巨也與鴻海集團合作,合資成立國創半導體,主要是設計、開發、生產用於汽車、資通訊、工控電源管理及功率元件/模組。2023年國巨集團躍升為國創半導體持股55%最大股東,並將旗下IC、SiC(碳化矽)元件/模組事業,以新台幣2.04億元讓予鴻海集團新設立的IC設計子公司,後續將更專注於MOSFET產品開發,成為國巨從被動元件市場跨入半導體主動元件市場的重要里程碑。2024年5月再認購電源IC廠力智電子私募股2.1萬張,也有助於強化與主要客戶在運算業務的合作關係。
整體來看,由於國巨集團近年積極進行對外併購、策略結盟並且持續優化產品組合,目前集團標準品營收比重已降至約20~25%、特殊品比重則已拉高到80~75%(其中感測器佔12%),帶動營收、毛利率、營益率同步季增。2024年7月單月營收更創下新台幣110.1億元的歷史最高,營收月增10%,年增23.8%。此外,AI伺服器也帶動高階被動元件需求提升,法人預估國巨的AI伺服器營收將從2024年的約2%增長至2028年的超過11%,隨著擺脫產業景氣谷底,可望樂觀看到國巨後續發展。
自2023年第三季起,受益於人工智慧(AI)和高效能運算(HPC)需求的顯著增長,結合汽車電子化程度的提升,被動元件產業展現回暖跡象,成功彌補了消費性電子產品出貨動能疲軟所帶來的影響。此外,由於2022年同期基數較低,產值出現2.5%的年增長,結束了連續六個季度的負成長趨勢。隨著終端需求逐漸復甦,市場情緒回穩,客戶庫存回補進程持續進行,2024年上半年被動元件統計在台產值新台幣294.05億元,較2023年同期成長4.7%,預期全年產值有望扭轉過去兩年的負增長,重新步入穩定增長軌道。
根據摩根史丹利研究報告,與一般通用伺服器相比,8x Hopper HGX AI伺服器的MLCC數量將增加約12倍,而GB200 NVL72的使用數量更將增加約220倍;另就價格而言,內含價值預計增加約8倍及155倍,量價均有顯著增長。而TrendForce最新研究顯示,2024年上半年AI伺服器訂單需求穩健增長,而NVIDIA新一代Blackwell GB200伺服器以及WoA AI賦能筆電,陸續於第三、四季起進入量產出貨階段,推升ODM廠商備貨動能逐月增溫,可望帶動高容值MLCC出貨量增加及售價提升。龍頭大廠國巨2024年累計前8月營收新台幣812億元,年增14.78%、華新科新台幣232億元,年增6.59%,營收均有顯著回升。台灣為全球AI伺服器重要生產重鎮,2024年隨著AI伺服器與各項AI終端應用的興起,將可望帶動被動元件產業重回成長軌道,TrendForce預估2024年台灣被動元件產業產值有望回到新台幣2,400億元的水準,後續成長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