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台灣綜合商品零售業主要分為百貨、便利商店、超級市場和量販店等四大業態,然而電子商務發展蓬勃,進入線上線下整合的「新零售」模式,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俄烏戰爭等重大影響,導致全球經濟低迷、消費不振,台灣零售業也進入新一輪重整,其中又以量販業動作頻頻,展開新一輪洗牌和股權併購潮,行業版圖也出現重大轉變。
台灣量販店大致分為歐系、美系和本土等三大體系,歐系最早進入台灣市場,包括荷商Makro、法商Carrefour、英商Tesco等;但Makro在2003年退出台灣市場,Tesco也於2005年併入Carrefour。Carrefour為在台灣發展最成功的量販業者,在陸續收購Tesco後,2013年起積極開設「Carrefour market」超市,以及併購台糖量販門市、頂好Wellcome超市、Jasons Market,也成為台灣量販業橫跨超級市場業之大型業者。2022年統一集團宣布收購法商持有台灣Carrefour之60%股權,並且於2023年完成交割,台灣Carrefour正式轉為本土企業。
本土企業還有大潤發、愛買,其中愛買為遠東集團成立,原名遠百愛買量販,2000年和法商佳喜樂集團(Géant Casino)以換股方式,更名為愛買吉安量販;直至2006年向佳喜樂集團買回股權,並再改名愛買,成為台資經營的本土量販業者。而大潤發為潤泰集團所創設,早年與大買家量販店交互持股、共同成立聯合採購中心,並代管東帝士量販賣場,隨之併購亞太量販,以策略聯盟、代管、併購方式擴張業務,位居台灣第二大量販系統,僅次於Carrefour;2001年潤泰集團釋出大潤發67%股權,引進法商歐尚集團之營運管理模式,成為外資企業。2021年超市龍頭全聯福利中心宣布收購歐尚集團及潤泰集團持有大潤發股權,2022年完成收購手續,大潤發再度轉為本土企業。
美系量販店則以Costco為代表,1997年來台先與大統集團合資,至今仍是唯一採行會員收費制之量販業者,且仍受台灣消費者青睞;由於台灣Costco經營績效亮眼,2022年美商Costco宣布收購大統集團持有之45%股權,使台灣Costco成為美商獨資之量販業者,以持續強化投資佈局台灣市場。
由上看出,台灣量販業早年以外資為主要推手,除藉由合資策略引進資金、技術外,同時透過外資主導企業營運管理,進而學習成熟、先進之管理經驗與優勢。不過台灣人口數僅2,340萬人,卻有上百家量販店、呈現過度飽和,加上其他零售業態彼此競爭,市場在粥少僧多情況下,也讓外資接連棄守、黯然退出台灣市場。
《表一》綜合商品零售業及各業態之營業額/成長率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單位新台幣億元;%
觀察綜合商品零售業各業態之近年營業額結構《表一》,COVID-19疫情爆發後,防疫措施衝擊內需產業,引起民生物資囤購熱潮,帶動便利商店業、超級市場業、零售式量販業營業額均較疫情爆發前有所提升。僅有以強調餐飲、娛樂服務之百貨公司業,在受到疫情衝擊、外出人潮銳減下,2020年、2021年營業額呈現衰退。
而2022年疫情趨緩、防疫管制放寬後,外出人潮湧現,「實體復甦」成為零售業發展主軸,也讓百貨業迎來反彈曙光,2022年、2023年營業額明顯回升,更是超過疫情前營業額水準。便利商店業、超級市場業、零售式量販業之2022年、2023年營業額雖維持正成長表現,不過因基期墊高、市場提前消費等因素影響,成長幅度不及百貨公司業,其中零售式量販業更在2023年出現-2.19%之衰退。《表一》《圖一》
《圖一》近十年零售式量販業之市場規模及成長表現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表二》近五年零售式量販業TOP10業者排名
資料來源:CRIF中華徵信所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細觀零售式量販業,因營業據點建置成本較高,且佔地面積大、土地取得不易等條件限制,加上台灣人口結構走向少子化,家庭人口組成縮小,對於大包裝商品需求下降,同時便利商店業之業務內容包山包海,成為特殊之巷口經濟學,超級市場業更採行「鄉村包圍城市」戰術,深入都會住宅商圈及鄉鎮社區;在腹背夾擊下,零售式量販業營業額在2020年即被超級市場業超越,墊底綜合商品零售業。
經過2022年、2023年新一輪之併購、重新洗牌後,現況台灣量販業形成統一集團、全聯集團和台灣Costco等三雄鼎立局面,其中更以統一集團、全聯集團更具有全通路的零售優勢,逐步構成零售生態體系。顯見因應時代變化,台灣量販業與便利商店、超級市場之間的界線逐漸融合,各業態領頭羊以具優勢的規模經濟、整合能力與資本實力,成為跨業併購主體,強化產業大者恆大、強者恆強現象,促使領頭企業規模快速擴張、避免被市場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