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RIF IMAGES
2022年以來受到俄烏戰爭影響,能源、糧食價格飆升,許多國家通貨膨脹率創下近年新高,終端消費市場疲軟,廠商多以去化庫存為首要任務,擴廠、下單等策略轉為消極,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STS)原預估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美金5,150.95億元,年減9.4%,但因2023年第二季及第三季半導體營收表現強勁,調升2023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預估至美金5,201.26億元,並認為2024年市場可望復甦,市場規模將達美金5883.64億元,年增13.1%。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統計2023年第二季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達新台幣1.01兆元,季增0.7%,年減18%,其中IC設計業產值為新台幣2,685億元,季增11.9%,年減22.2%;IC製造業產值為新台幣6,075億元,季減3.2%,年減15.6%,包含晶圓代工為新台幣5,647億元,季減3.8%,年減13.3%,記憶體與其他製造為新台幣428億元,季增5.4%,年減37.3%;IC封裝業產值為新台幣927億元,季減1.4%,年減19.4%;IC測試業產值為新台幣463億元,季減0.4%,年減19.5%;並預估2023年台灣半導體業產值僅達新台幣4.22兆元,年減12.7%。
《表一》半導體業近五年TOP10排名分析表
資料來源:CRIF中華徵信所資料庫
備註1:2019年後德州儀器未提供財務資料,故無列入排名
備註2:力晶集團於2019年5月1日完成企業重組,主要資產及產銷業務移轉至力積電,力晶科技則轉型為控股公司。
綜觀入榜CRIF中華徵信所半導體業TOP10業者可以發現,近四年半導體TOP4業者及排名已固定為台積電、聯華電子、日月光、矽品精密,5~10名雖排名稍有波動,但並無新晉業者。2022年僅有台積電、聯華電子、矽品精密、力積電、世界先進積體電路五家公司在個體營收、獲利皆有成長,其他公司則在個體營收或是獲利稍較前一年度衰退。
因為2023年終端市場需求明顯降溫,已有多家半導體廠商調降2023年全年資本支出。台積電原宣布全年資本支出將落在美金320億元至360億元間,2023年10月法說會宣布全年資本支出仍達美金320億元,約70%用在先進製程技術,20%用在成熟和特殊製程技術,10%用在先進封裝測試和光罩生產等。世界先進積體電路已三度下修資本支出,資本支出60%用於晶圓五廠,25%其他廠去瓶頸,15%其餘廠區例行維修。
《表二》2022年全球主要半導體廠商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網站 單位:美金百萬元
半導體業者分為三種營運模式,分別為包含設計、生產、封測、銷售一條龍服務的IDM垂直整合製造商,專注於IC設計並無自有晶圓廠的Fabless無廠半導體商,及專注於晶片生產製造的Foundry晶圓代工廠。近來Fabless竄升快速,輝達(Nvidia) 的AI晶片產品佔據市場優勢地位,陸續推出之A100、H100、L40S、HGX H200產品皆受到市場矚目,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更認為輝達(Nvidia)可望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公司。
外界雖多看好2024年終端市場得以復甦,但截至目前仍有缺工、缺料等問題。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為一種廣泛運用在各種產品中的化學物質,原本就供不應求且找不到替代性產品,又因為在人體或自然界中不易分解,且被發現與某些癌症、激素功能障礙和其他疾病有關,化學大廠杜邦(DuPont)和科爾泰娃(Corteva)皆被控告及索賠,3M更宣布停產至2025年,又加上俄烏大戰、以巴衝突導致PFAS需求同步飆升,而半導體製程中的電子氟化冷卻液,就是以PFAS做為基礎之產品,故半導體業已面臨更嚴重之缺料危機。
2022年10月美國頒布一系列規定,限制美國半導體設備、零組件、重要元件出口至中國大陸,2023年10月再擴大對中國大陸出口最先進人工智慧(AI)晶片的限制。而中國大陸因應此管制,搶在管制實施前,大量採購海外設備,2023年7到9月中國大陸半導體相關設備進口額與2022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93%。而因無法取得最新之半導體設備,中國大陸政府轉向全力以政策與資金推動成熟製程晶片發展,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披露,中國將在2024年之前興建32家半導體廠,市場調查機構IBS認為全球28奈米製程晶片市場中,中國大陸的市佔率將自2022年的28%,在2025年提升至40%。目前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已陸續透過低價搶攻市場,台灣成熟製程業者已陸續收到客戶端要求降價之壓力。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認為,在美中科技對抗下,使得半導體業者得選邊站、結盟,在無法合作的情況下,將使全球科技創新速度減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