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RIF IMAGES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統計資料顯示,超級市場業營業額逐年攀升,連續20年正成長,且在2019年突破新台幣2,000億大關後,2020年、2021年更是跳增到新台幣2,299億元、2,482億元,成長率分別為10.67%、7.95%,為歷年來最佳成績《下圖一》;2022年營業額雖仍增加至新台幣2,548億元,但成長幅度縮減至2.66%。
進一步了解,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掀起防疫物資搶購需求及民生物資囤貨潮;再者,疫情期間民眾拉長在宅時間、提高自煮頻率,而大幅提升家庭備品庫存量,因此帶動超級市場業在2020年、2021年之銷售佳績。然而2022年疫情影響力道開始減弱,防疫政策鬆綁、外出人潮湧現,防疫物資、民生物資需求逐漸回復正常水平,加上高基期影響下,因而削弱超級市場業2022年營業額成長幅度。
而整體綜合商品零售業中,超級市場業營業額規模低於百貨公司業、便利商店業位居第三(僅高於零售式量販業),不過超級市場業近10年平均成長率為5.87%,除高於百貨公司業、便利商店業、零售式量販業分別為3.59%、3.95%、3.95%外,也優於整體綜合商品零售業(排除其他綜合商品零售業)近10年平均成長率為4.15%,為增加幅度最大、表現較佳之業態;同時就佔整體綜合商品零售業比重(排除其他綜合商品零售業)從2012年之16.9%,增加至2022年之19.9%《下圖二》,反觀其他業態佔比則有減少情況。
《圖一》近十年超級市場業之市場規模及成長表現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圖二》綜合商品零售業之業態結構及佔比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超級市場業乃對規模與資本要求甚高的產業,且自2000年以後開始進入整併階段,藉由併購方式、快速擴展店數,亦可降低門市開發成本,包括頂好Wellcome併購美村超市、易利購超市、惠陽超市、全日青超市等;全聯福利中心併購楊聯社、台北農產超市、善美的超市、全買超市等;味全整合旗下松青超市、丸久超市,2015年又賣予全聯福利中心;2020年家樂福宣布併購頂好Wellcome、JASONS Market,2021年2月正式改以家樂福便利購超市對外營運。再者,以鄉村包圍城市戰術,深入都會住宅商圈及鄉鎮社區,結合傳統與現代特性,來壯大市場地位,故現階段台灣超級市場業已形成全聯福利中心、美聯社、家樂福便利購超市【註】三國鼎立局面。
【註】:家樂福行業歸類於零售式量販業,因自身企業政策無分拆超市業務獨立營收,故家樂福便利購超市未入榜超級市場業TOP5000業者。
《表二》近五年超級市場業入榜TOP5000業者排名
資料來源:CRIF中華徵信所徵信資料庫
《表三》超級市場業入榜TOP5000業者之財務資訊
資料來源:CRIF中華徵信所徵信資料庫;單位:新台幣億元
近年零售業併購動作頻頻,更出現跨業態整合,除先是2020年家樂福併購頂好Wellcome、JASONS Market外,2021年全聯福利中心宣布收購大潤發量販店,且於2022年7月經公平交易委員會核准通過,若以各家通路業營收來看,全聯福利中心合併大潤發量販店後可發揮超市與量販店各自優勢,再加上搶攻電子支付商機、發展全支付,以及持續展店計畫,2022年合計大潤發量販店業績超過新台幣1,900億元,預計2023年營收有望挑戰新台幣2,000億元。
在全聯福利中心併購案通過後,統一集團即宣布從法商手中買下台灣家樂福六成股權,加計集團原有四成持股,此併購案於2023年6月完成交割,統一集團也擁有台灣家樂福百分之百股權。此舉使統一集團成為台灣唯一營運範疇橫跨百貨、超商、量販、超市等綜合商品零售業態的全通路集團,再加上統一集團長期布局餐飲、藥妝、物流、支付及電商領域,貫徹「多角化」經營策略,集團2022年合併營收達新台幣5,246億元,預計2023年合計台灣家樂福業績後,營收直接超越新台幣6,000億元、拉抬零售霸主門檻高度。
而同業、跨業態併購帶來的優勢,不只反映在採購成本效益上,同時也會產生「數據規模經濟」,可依據消費者在各通路的消費行為數據進行分析解讀,對於往後的商品採購策略、行銷策略都是助力。再者通路間策略性聯盟亦浮出水面,全聯福利中心與全家便利商店達成全支付(全聯)及全盈支付(全家)的電子支付策略結盟,雙方承諾雙邊通路共享;統一集團則與美廉社達成iCash pay、OPEN POINT電子支付、會員點數共享策略,雙方各自建構龐大零售生態圈,形成零售業態共生風貌。
圖片來源:民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