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保護元件。資料來源:DIGITIMES
舉凡任何電子產品都必須使用到所謂的「主動元件」與「被動元件」兩項零組件,「主動元件」顧名思義就是可以主動單獨執行運算的元件,例如CPU(中央處理器)或各式IC,而「被動元件」則是扮演被動的保護角色,當一項電子產品進行電流或電壓的改變時,「被動元件」的作用就是透過低電壓、過濾雜訊等方式,達到保護「主動元件」的目的。依據不同的功用,被動元件又可以分為電容器、電阻器與電感器三大類;「電容器」就是以靜電的方式蘊容電荷,並在預定的時間釋放出來作為調節過濾電波;而「電阻器」就是以阻擋的方式達到降低電壓電流的功用,「電感器」則是因電流改變而感應而生,做為過濾雜訊與電磁波的功用。而目前台灣廠商目前生產主力主要集中於積層陶瓷電容器(MLCC)和晶片電阻產品。
受惠於村田製作所等日系被動元件業者逐漸淡出一般型中低階領域,轉往高階車用MLCC產品布局,造成產能供給出現缺口,在供給結構變化、以及市場需求增加驅動下,台灣被動元件產業因缺貨潮帶動,2018年迎來了產業發展最甜美的一年,TOP10業者營收也來到新台幣1,352億元,創10年來新高。不過隨著2019年隨著美中貿易戰效應持續發酵、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2021年雖然疫情趨緩,但IC元件等短料缺貨影響被動元件出貨與中國大陸限電等因素影響,TOP10業者業績雖然回升,但仍呈現弱勢反彈。而2022年更因為俄烏戰爭爆發使得原物料價格大幅波動,加上物流運輸持續受阻所引發通貨膨脹問題嚴重,在通膨居高不下情況,歐美各國紛紛強勢升息,衝擊民生消費及投資信心。在電子行業景氣迅速轉變且消費性電子需求相對低迷的情況下,被動元件的需求也在急速下降,使得TOP10業者2022年營收較2021年大幅衰退21.72%,創近五年新低水準。
《圖一》被動電子元件業近五年TOP10營收狀況分析圖
資料來源:CRIF中華徵信所徵信資料庫及近五年「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表一》被動電子元件業近五年TOP10業者排名
資料來源:CRIF中華徵信所徵信資料庫及近五年「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而依近五年被動元件業TOP10業者排名狀況分析觀察,近年均為台廠龍頭的國巨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為台灣阻抗股份有限公司,以生產各類精密電阻器為主,並合併其經銷公司國巨股份有限公司後更名之。國巨現為全球第一大晶片電阻及鉭質電容製造商及第三大積層陶瓷電容 (MLCC) 製造商,目前在全球29國擁有51座生產基地及20個研發中心,提供客戶完整一次購足服務。
而看好被動元件的景氣由谷底翻轉,國巨自2013到2017年陸續進行四次的現金減資,同時也持續透過併購擴大集團版圖,自2016年起陸續併購入主凱美電機、旺詮,並為擴展布局車用,再收購君耀及美國普思電子;看好高階車用MLCC市場,於2019年11月再以美金16.4億元併購美國百年被動元件大廠基美(KEMET)。由於基美(KEMET)鉭質電容全球市占率第一,產品可應用於汽車電子、工業應用、航空、醫療、智慧手機、雲端/網路設備、5G、無線通訊等高階領域,客戶包括一線車廠安全系統及電信基地台。併購後除使國巨鉭質電容產能躍居全球第一外,更可強化其在高階、利基型市場完整布局。另為了加強電感元件產品線,配合集團往高階市場布局的策略,也在2022年1月正式合併奇力新。2022年10月再併購法國施耐德電機高階工業感測器事業部及德國賀利氏高階溫度感測器事業部,持續強化汽車和工業應用領域。此外,國巨也與鴻海集團合作,合資成立國創半導體,主要是設計、開發、生產用於汽車、資通訊、工控電源管理及功率元件/模組。2023年國巨躍升為國創半導體持股55%最大股東,並將旗下IC、SiC(碳化矽)元件/模組事業,以新台幣2.04億元讓予鴻海集團新設立的IC設計子公司,後續將更專注於MOSFET產品開發,成為國巨從被動元件市場跨入半導體主動元件市場的重要里程碑。整體來看,由於國巨集團近年積極進行對外併購、策略結盟,對內則進行集團內部調整,未來也將聚焦高階規格車用、工控、航太、醫療、5G/IoT 等終端應用,擴大利基產品比重,長期來看營運仍有相當大成長空間。
科技產業持續調整庫存,原預期2023年上半年可望順利去化,並在下半年開始進入新一輪的成長週期。但除了美國經濟數據表現較為理想之外,歐洲因為長時間的通膨壓抑整體經濟成長,中國大陸更因為嚴格的疫情管控,經濟表現相對落後。不過中國大陸在2022年底正式放棄清零政策措施,並於2023年1月鬆綁邊境管制。各家經濟機構原先樂觀看待中國大陸2023年疫情解封後的經濟表現,第一季在消費等各項數據曾出現反彈,不過第二季又出現疲弱,第二季經濟成長率6.3%是基於2022年封控低基期下的表現,不如預期。在主要經濟體經濟表現疲弱情況下,終端需求仍然疲軟,庫存去化持續,尤其是消費型電子、NB及手機等為甚。在標準品市況疲弱狀況下,各家被動元件廠僅能轉往市場表現較佳的車規被動元件領域發展。國巨除對外積極整併,在產能擴充方面,高雄大發廠預計於2023年下半年量產,再加上墨西哥廠擴產下,預估國巨2023年高階MLCC產能將增加15~20%。華新科則積極布局低溫共燒陶瓷(LTCC)元件,目前車用產品約佔營收比重約10%,高雄路竹廠、馬來西亞廠車用產能已接近滿載,其中路竹廠預計全數應用在車用領域,車用被動元件產品預估2年內占比目標提升至20%。
根據工研院IEK資料顯示,由於供應鏈的庫存及終端需求仍在持續調整,2023年上半年標準品MLCC以短急單需求居多,能見度低,僅車用MLCC訂單能見度較高,顯示市場需求指向利基型產品,對於相關廠商整體業績挹注有限。而現階段全球仍面臨高通膨、地緣政治、消費力疲弱影響,近期中國大陸更爆發房地產危機,恆大破產、碧桂園財務危機等重創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及消費動能,市場原本預期被動元件產業最快2023年下半年可迎來反彈,但目前時間點將往後延至2024年初,短期內相關廠商仍謹慎控制產能以靜待春燕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