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列表】


被動電子元件業  
產業波動大 購併風持續 2020/08/04
分析研究員:鄭淇文
瀏覽人次:2137
關鍵字:被動元件;國巨;貿易戰;新冠肺炎;MLCC;疫情;5G;AI;晶片電阻

   舉凡任何電子產品都必須使用到所謂的「主動元件」與「被動元件」兩項零組件,「主動元件」顧名思義就是可以主動單獨執行運算的元件,例如CPU(中央處理器)或各式IC,而「被動元件」則是扮演被動的保護角色,當一項電子產品進行電流或電壓的改變時,「被動元件」的作用就是透過低電壓、過濾雜訊等方式,達到保護「主動元件」的目的。依據不同的功用,被動元件又可以分為電容器、電阻器與電感器三大類;「電容器」就是以靜電的方式蘊容電荷,並在預定的時間釋放出來作為調節過濾電波;而「電阻器」就是以阻擋的方式達到降低電壓電流的功用,「電感器」則是因電流改變而感應而生,做為過濾雜訊與電磁波的功用。而目前台灣廠商目前生產主力主要集中於積層陶瓷電容器(MLCC)和晶片電阻產品。

  被動元件業在歷經4年的景氣谷底洗禮,自2015年起受到智慧型手機從3G轉4G激勵,被動元件平均用量大增50%,其中高頻電感用量高於均值,使用量大增1倍,加上國際各大廠相繼分散產能應用,整體被動元件市況已趨好轉。隨著產業市況的好轉,加上村田等日系被動元件業者逐漸淡出一般型中低階領域,轉往高階車用MLCC產品布局,造成產能供給出現缺口。在日廠釋出產能、供給結構變化、以及市場需求增加三大原因驅動下,供過於求的現象開始扭轉,而相關被動元件在缺貨潮的帶動下,2016年價格開始持續調漲,尤其以MLCC價格漲勢最為凌厲。由《圖一》可以觀察到,國內被動元件TOP10業者營收自2014年營收開始成長,2016年營收已來新台幣838億元,2018年更在缺貨漲價的利多帶動下,TOP10業者營收來到新台幣1,352億元,創近10年來新高。不過2019年隨著美中貿易戰持續白熱化,衝擊終端市場消費信心,智慧手機、汽車等終端市場需求持續呈現疲弱態勢,連帶影響被動元件價格及需求同步下滑,使得TOP10業者營收下滑至新台幣1,075億元,年減20.49%。

《圖一》被動電子元件業近五年TOP10營收狀況分析圖
資料來源:中華徵信所近五年TOP5000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

《表一》近五年被動電子元件業TOP10業者排名
資料來源:中華徵信所近五年TOP5000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
說明:本表係根據公司之年度個體營收排名

  而依近五年被動元件業TOP10業者排名狀況分析《表一》觀察,近年均為台廠龍頭的國巨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為台灣阻抗股份有限公司,以生產各類精密電阻器為主,並合併其經銷公司國巨股份有限公司後更名之。目前國巨為全球第一大晶片電阻(R-Chip)製造商、全球第三大積層陶瓷電容(MLCC)供應商,在磁性材料(ferrites)領域則名列全球前四大,在全球有廣大的經銷點,目前擁有19座生產基地及5個研發中心,其生產及銷售據點涵蓋亞洲、歐洲及美洲等地,提供客戶一次購足服務。

  而看好被動元件的景氣由谷底翻轉,國巨自2013到2017年陸續進行四次的現金減資,同時也也擴大其集團版圖,2016年由旗下的智寶電子(股)入主凱美電機(股),2017年奇力新電子(股)購併旺詮(股);2018年4月國巨宣布以每股新台幣73元收購君耀控股公司,5月再宣布以新台幣220億元收購美國普思電子,以強化車用、工規產品布局。在經過多次現金減資,加上MLCC缺貨帶動報價持續調漲等題材效應下,國巨的股價更在2018年7月最高來到新台幣1,310元,創歷史新高,也是第一檔股價破千元的被動元件股。

  不過隨著中美貿易爭端擴大,一般型MLCC應用主場如手機、PC、挖礦等市場需求疲弱,導致台、韓廠商營運頗受衝擊,被動元件報價開始出現鬆動,第四季更急速反轉,不僅需求急凍,價格也下跌,也讓國巨的股價開始出現大幅度的修正。而2019年由於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被動元件需求及價格走跌,國巨全年度營收也降至231.79億元,較2018年高峰新台幣372.21億元下滑37.7%。雖然2019年被動元件市況轉弱,不過國巨看好高階被動元件應用市場,於2019年11月宣布以美金16.4億元,相當新台幣500億元併購美國百年被動元件大廠基美(KEMET)。由於基美(KEMET)鉭質電容全球市占率第一,產品可應用於汽車電子、工業應用、航空、醫療、智慧手機、雲端/網路設備、5G、無線通訊等高階領域,客戶包括一線車廠安全系統及電信基地台,可以強化國巨在高階、利基型市場完整布局。據了解,基美大概有國巨八成營收規模,預計從2020年7月開始編入國巨合併報表,將有助國巨保持未來一年成長動能,也能藉基美提升非消費性產品營收比重,降低因景氣循環導致的營運波動。而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供給端缺貨情況下,推升被動元件的報價走揚,國巨2020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234.87億元,年增12%,下半年在合併基美效益帶動下,雖然全球疫情仍未趨緩,但營運仍不看淡。

  根據研究機構指出,2018年MLCC缺貨除了日商淡出低階產品造成供給減少外,還包括市場應用需求大增。如從智慧型手機來看,以往平均單支手機只需要用到700顆MLCC,現在平均增加到1,100顆左右;而電動車成長也帶動MLCC需求,平均每台需要1萬顆到1.5萬顆MLCC,相較傳統內燃機汽車平均3,700顆到3,800顆要多。此外包括4K電視、虛擬貨幣挖礦機的高階繪圖處理器、周邊IC和現場可編程邏輯閘陣列(FPGA)等對MLCC需求也大增,使得被動元件在2018年上半年價格需求同步走升,第三季產值更達新台幣214.6億元,年增率高達70.6%,呈現強勁的成長力道。不過2018年3月美中貿易戰開始爆發,美國首先於2018年7月對於來自中國大陸價值美金340億元的商品加徵25%關稅,9月再將範圍擴增至美金500億元,而中國大陸也宣布對約美金600億元美國輸陸商品加徵10%或5%的關稅,貿易爭端開始擴大。2018年下半年開始,原本供需緊俏的被動元件市場,在美中貿易戰開打後終端需求開始放緩,並出現反轉,無論是下游組裝代工廠、還是通路經銷商,都是庫存滿滿,在拉貨動能趨緩下,也導致被動元件價格走跌修正。

  而2019年由於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終端需求未明顯回溫下,廠商下單仍趨保守,前三季價格及需求均十分疲弱。不過經過了幾季的調整,終於在2019年第四季,隨著MLCC價格回穩、5G帶動消費型產品需求加速增溫、上下游的庫存水位調整也回歸正常水位,供需開始趨於平衡,報價也開始上揚,產值也從第三季的新台幣117.4億元回升至第四季的新台幣123.6億元。而2020年又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國大陸工廠遲遲未能正式復工,進而導致供給端缺貨,推升被動元件的報價持續走揚。而觀察國內被動元件兩大龍頭廠商業績表現,國巨2020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234.87億元,年增12%,華新科雖然上半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51.4億元,年減6.58%,但單月營收也自3月起呈現逐月走高態勢。

  總的來看,隨著5G、AI、車用電子等需求攀升,加上台灣各家被動元件廠商經過幾季的庫存調整,就2020年上半年來看整體產業發展仍屬平穩。不過自2020年6月開始拉貨動能已漸趨緩,加上全球肺炎疫情尤其美國、巴西、印度、俄羅斯等地尚未減緩,終端需求仍疲弱,據報載中國大陸經銷大本營深圳華強北的被動元件通路商為了取得訂單,單價已降至2019年第四季起漲前的水位,恐影響台廠報價。由於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明顯趨緩,甚至有專家指出年底恐有二次爆發的危機來看,相關廠商對於2020年下半年產業前景仍持審慎保守的態度,後續發展仍需視疫情控制程度及全球消費市場復甦情況而定。

     
Copyright© CHINA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