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列表】


半導體業  
全球成長放緩 台積電擴編決戰3奈米 2019/11/19
分析研究員:簡芷珊
瀏覽人次:1576
關鍵字:台積電;德州儀器;聯華電子;中國大陸;美中貿易戰;5G
圖片來源:CRIF圖庫

  據經濟部工業局智慧電子產業計畫推動辦公室資料顯示,全球半導體市場產值在2013年達到美金3,000億元,2017年突破美金4,000億元。依據工業技術研究院IEK Consulting之報告,2018年台灣半導體產值相較2017年成長6.4%,2019年因全球經濟景氣成長放緩,預測產值僅達到新台幣2.62兆元,僅較2018年微幅成長0.1%,但仍舊優於世界半導體貿易系統協會(WSTS)預測全球產值之年衰退13.3%,其中IC設計產業的產值達到新台幣6,711億元,相較2018年成長4.6%,而IC製造產業產值則是新台幣14,547億元,年減2.1%,晶圓代工為新台幣13,060億元,年增1.6%,記憶體與其他製造為新台幣1,487億元,年減25.8%;IC封裝業為新台幣3,443億元,年減0.1%;IC測試業為新台幣1,513億元,年增1.9%。

  據工業技術研究院預測,2019年全球IC產業最大產值仍為美國,約佔44.6%,台灣則將排名第二,比重約佔16.9%,南韓則以16.3%之比例列為第三,而中國大陸產值僅佔5%,排名第六,但如以全球IC大廠於中國大陸設廠之產值計算,中國大陸將排名全球IC產業產值第二。

圖片來源:經濟部工業局智慧電子產業計畫推動辦公室

  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自2014年6月發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後,崛起相當快速,對於臺灣半導體產業造成一定的威脅。然中美貿易戰後,半導體更成為爭議的核心之一以及制約的工具,雖中國大陸投入資源持續增加,但目前仍有積體電路進口額居高不下、核心技術依賴進口、產業規模差距大等問題。

  據中華徵信所資料庫之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資料顯示,半導體TOP10業者近年總營收成長趨緩,雖在2017年呈現衰退,但2018年總營收及成長率皆超過2016年表現。

資料來源:中華徵信所資料庫

資料來源:中華徵信所徵信資料庫及近五年「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說明:本表係根據公司之年度個體營收排名

  綜觀入榜半導體業TOP10業者可以發現,近五年半導體TOP10業者排名大致維持穩定,台積電連續多年蟬聯半導體產業龍頭,台積電為專業晶圓代工製造廠,擁有多個12吋晶圓廠、8吋晶圓廠、6吋晶圓廠及後段封測廠,可提供0.13微米、90奈米、65奈米、40奈米、28奈米、20奈米、16奈米、10奈米和7奈米製程代工服務,台積電於2017年投入7奈米製程,因為投入成本高、良率問題,目前市場上僅剩三星及英特爾可提供7奈米製程代工服務,且首次使用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之7奈米強效版製程已於2019年6月開始量產,並且良率已與7奈米相當接近,6奈米製程則預計於2020年第一季開始量產,且隨著EUV技術應用,6奈米製程的邏輯密度將比7奈米提高18%,而因可與7奈米完全相容,將大幅縮短客戶產品上市所需之時間。台積電近期更宣布將以台灣貝爾實驗室為目標,在竹科興建研發中心,並擴編8,000名研發人員,主要負責3奈米以下之製程。

  台灣仍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扮演重要角色,擁有技術人才、獨立開發能力、已導入工業4.0之生產能力等優勢,工研院研究顯示,受到傳統3C電子產品成長動能遇到瓶頸,使相關半導體市場規模成長有限,然車用電子產品和工業用電子產品,平均擁有6.0%~7.9%年增率,預計可帶動相關半導體市場在2018~2023年達到年複合成長率8.8%。此外,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於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年會上表示,2020年全球經濟局勢因貿易戰導致不確定性仍高,半導體市場亦受影響,但因全球5G加速布局,台灣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完整,應有機會緩衝相關負面衝擊。

     
Copyright© CHINA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